在謝爾蓋·布林向富人求富的過程中,他更加懂得,創業之初的求富,不過僅僅是最初的原始資本的積累,如果能夠並很好地運用這些財富再製造出更多的財富才是至關重要的。在這方麵,謝爾蓋·布林最為佩服的人也是很多人心中的偶像,即創造了財富神話的商業天才比爾·蓋茨。同樣與別人不同的是,很多人看到的都是比爾·蓋茨39歲便成為世界首富,並連續13年都雄踞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的首位。但謝爾蓋·布林從比爾·蓋茨身上看到的卻首先是他對人才的渴求,比如他對自己的同學史蒂夫·鮑爾默由始至終的器重。比爾·蓋茨在創建微軟之初便力邀史蒂夫·鮑爾默加入,在遭到對方拒絕的幾年後,比爾·蓋茨卻再次向史蒂夫·鮑爾默伸出了手,此時的微軟已經擁有了一定的實力,但比爾·蓋茨卻依然以年薪5萬美元和微軟7%的股份為代價將史蒂夫·鮑爾默攬入到微軟的大旗之下。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到,這位軟件天才超於常人的眼光和思維方式,他所看重的是史蒂夫·鮑爾默在管理及營銷上的才能。
謝爾蓋·布林明白,人才是企業發展之本,於是他也開始向社會廣納人才,並且為了留住現有的員工,他還在公司裏實施了一項全新的舉措。在西方人的眼中,有一句諺語叫做“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可是在謝爾蓋·布林的穀歌公司,“免費午餐”卻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不僅如此,在公司裏健身、按摩、看病等都是免費的,並且公司每層樓內都有一個咖啡廳,隻要是穀歌的員工或是客人,隨時可以進去享用免費的咖啡和點心。謝爾蓋·布林在穀歌推出的這種人性化的服務和留住人才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為穀歌的發展打開了另一扇門。另外,穀歌公司對所有員工實施了一項獎勵計劃——無論是哪一位員工有什麼好的點子,都可以直接將其賣給穀歌,並且每個員工都可以在每天抽出工作時間的4%,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任何事情。在如此寬鬆的軟硬辦公環境之下,穀歌的業績曾幾乎以新貴的身份直追微軟,當然,這裏也有微軟自身的原因——微軟在2006~2008年推出的Windows Vista在用戶間的反應平平。
盡管微軟也曾出現過一些失誤(比如,在智能手機的研發上因為遲遲不能推出新品,從而讓蘋果一舉占據了市場),但這些失誤並不能影響謝爾蓋·布林對比爾·蓋茨的個人崇拜,因為微軟在比爾·蓋茨多年的運轉之下,其發展的速度與微軟在IT業的霸主地位簡直可以用無與倫比來形容,微軟這種地位在短時間甚至是之後的數十年間都是無人可以替代的,因為隻要有電腦的地方,就一定會有微軟的影子,而且隨著移動通信的發展,手機信號可以到達的地方,微軟也將會出現在那裏。而微軟之所以會取得如此的成績,主要是因為軟件工程師出身的比爾·蓋茨不僅掌管著微軟的決策權,還在研發著Windows係列的新產品。也就是說,壯大起來的穀歌如果無法不斷地研發出能夠緊跟時代步伐的新產品,那麼之前穀歌勵精圖治所積累起來的財富頃刻之間將會化為烏有。謝爾蓋·布林深諳這個道理,因為微軟在倉促之間推出的Windows7正是為了彌補公司在2006年推出來的那款Windows Vista的失敗。
作為電腦工程師出身的謝爾蓋·布林,其實早在公司上市後不久,便從比爾·蓋茨身上看到了這一點,而經過反複地思考定位之後,謝爾蓋·布林在穀歌公司裏成立了一個新的神秘部門——Google X。這個神秘的部門直接由謝爾蓋·布林領導,這個部門的人員所從事的工作都是研發一些處於科技前沿的高端項目。比如,穀歌眼鏡和無人駕駛汽車等。這一代號為Google X的神秘部門一經成立便很快吸引了很多員工的眼球,成為穀歌內部最具活力也最為炙手可熱的部門,很多員工都以能夠進入公司的這一部門為榮,以至於Google X在很短的時間內便擁有了數百人之眾。所以,僅從Google X的發展之速度看,Google X將成為穀歌的未來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