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誰來拯救你的財富泡沫——投資理財中的成本心理學(2)(1 / 2)

傑姆·特雷在彼得·林奇眼中是個喜歡冒險的人,他從小就對投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他最大的缺點是缺少成本概念。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有一次,傑姆·特雷看中了一個煤炭項目,於是準備投資。眾所周知,煤炭生意雖然在短期內可以盈利,但從長遠來看卻蘊藏著很大的風險。而且,當時政府已經出台了壓低煤炭價格的措施,讓整個市場的前景變得非常黯淡。由於傑姆·特雷隻看到其中帶來的短期收益,並沒有進行成本方麵的核算,就投資了三處煤炭項目。最終傑姆·特雷的投資不僅沒有獲利,還出現了虧損。

而斯特蘭是個細心的人,尤其表現在投資中。在彼得·林奇看來,斯特蘭在投資中最大的優點就是懂得運用成本核算的方式思考問題。比如,斯特蘭進行投資前會充分考慮投資成本問題,並且對所要投資的項目能夠從長遠角度思考。在他看來,投資需要著眼於未來,投資具有發展潛力的項目至關重要。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斯特蘭找準了一個投資項目進行投資,並最終獲得了收益。

“為什麼他們在投資中會出現如此大的差異呢?”這要從兩個人不同的投資心理說起。傑姆·特雷追求短期獲利,沒有對投資項目的成本進行計算,認為同時投資多個短期獲利的項目就能盈利,但他忽視了投資成本問題——同時投資多個項目付出的成本代價為花費大量的心血、分散注意力等,這些高昂的成本代價無疑會對投資產生消極影響,所以傑姆·特雷最終投資失敗。而斯特蘭追求長期盈利,沒有忽視投資成本方麵的問題。

他認為,投資時最好將精力集中在一個有發展潛力的項目上,這樣才能專心地做好投資。其實,斯特蘭在投資前已經算了一筆成本賬:假如投資多個項目,不僅分神,自己也無法集中精力,這勢必會影響到投資;假如集中精力進行一項投資,不僅對投資方向有個清楚的把握,還可以將主要精力都放在投資上,並最終獲利。他們在投資中的表現讓彼得·林奇的印象非常深刻,並感觸頗深,從而為彼得·林奇日後的投資帶來了借鑒意義。

可見,投資過程中懂得從成本角度思考獲得的收益遠比不懂得從成本角度思考獲得的收益要多。因為,在複雜多變的投資活動中,能否運用成本心理進行投資是獲利最重要的因素,這也是彼得·林奇在日後鍾愛投資有發展潛力的公司的原因。

5.為什麼經濟危機來臨離婚率會提升

結婚是一件甜蜜且浪漫的事。但是,結婚以後的生活卻是柴米油鹽等平淡的生活小事。不可否認,生活的魅力正是從這些瑣碎小事中體現出來。而與結婚和生活相比,離婚的成本好像更高。

如果將人們生活中的經濟現象與心理學中的一些現象聯係起來,就會發現其中有很多相似之處,例如經濟危機。曆史上的數次經濟危機向人們表明,每當經濟危機到來時,婚姻危機也會隨之產生並呈現出不可控製的勢頭。美國的《時代》周刊在評價這一現象時說,伴隨著經濟危機的爆發,一股強大的離婚潮就會來臨。而曆史也似乎在按照這一言論發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的20世紀70年代,美國進入了離婚率的第一次激增時期,而此時正是美國1969~1970年和1973~1975年的兩次經濟危機時期。在1981年,美國的離婚率達到了0.053%的頂峰,而就在此前的1980年,美國再次爆發了經濟危機。在這之後,美國的離婚率開始下滑,到2007年,美國的離婚率跌至0.036%,這是1970年以來的最低值。而在2008年11月,金融危機再次降臨,此時芝加哥大學商業經濟研究院的專家勞倫特發現,美國的離婚率隨著這次經濟危機再次呈現增長的勢頭。這次經濟危機持續惡化的現象若得不到扭轉,離婚率將可能會越來越誇張。而其他國家的離婚率隨著這次經濟危機的到來也呈現出上漲的趨勢。

那麼,人們應該怎樣應對可能促使離婚率上漲的經濟危機呢?有人認為,度過經濟危機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抱團過冬,死不離婚”。畢竟兩個人總比一個人有力量。既然如此,為什麼離婚率會在金融危機到來的時候上漲呢?以2008年的金融危機為例,房貸危機就是使得許多夫妻勞燕分飛的主要原因。

房子是婚姻的成本之一,成本就是指生產者在生產的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生產要素的支出。根據一些相關數據顯示,離婚率往往伴隨著房價的上漲而攀升。在經濟危機沒有到來時,人們擔心離婚會使彼此得到的財產減少,因此即使是很多感情破裂、貌合神離的夫妻也會選擇“暫時這樣生活”。而隨著房價的上漲和高位運行,原本結婚前隻需要10萬美元的房子瞬間上漲到20萬美元。這意味著,人們需要為婚姻付出更多的成本。這給那些原本感情破裂的夫妻帶來了一個好處:這樣不僅保證了他們離婚可能帶來的可觀收益,並且使得他們不必繼續給一個已經不被自己所愛的人負擔生活開銷。此外,隨著經濟危機的爆發,房貸的壓力使人們越來越不堪重負,因此很多人都爭取在金融危機影響到自己之前趕緊離婚,以免自己的房產被沒收。否則,自己投進去的成本就會煙消雲散,不會給自己帶來任何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