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理財才能抵製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來臨之時,無論是上班族還是普通老百姓都會發出這樣的感歎:為什麼物價上漲如此之快?從這樣的言語中能感受到通貨膨脹對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雖然人們麵臨著通貨膨脹的壓力,但是心理學家卻告訴人們,通貨膨脹到來時沒必要恐慌,而是要想出相應的解決方法。人們不禁要問:“究竟要選擇何種方式才能擺脫通脹的壓力呢?”
從2010年國家公布的CPI係數中可以看到,2010年居民消費價格係數比以往幾年的水平都要高。這使人們感到通貨膨脹已經對自己的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可喜的是,國家意識到通貨膨脹不僅會使商品價格持續出現上漲,還會影響人們的生活水平,於是下力氣開始對價格進行調控,並修改了《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等方麵的法律法規。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有效控製物價,也可以起到對通貨膨脹降溫的目的。
很多人麵對通貨膨脹時也許會顯得非常被動,理財專家建議人們,當通貨膨脹到來時,不要被動地等待,而是要學會利用一些抗通脹的理財工具,這樣不僅可以抵消通貨膨脹給人們帶來的影響,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人們跑贏CPI,從而實現快樂理財的目的。
“不是不願意運用抗通脹的理財工具抵消通貨膨脹帶來的影響,可我們不知道要從何處做起,更不知道要選擇什麼樣的理財工具與產品。”存有這樣疑問的人不在少數,或許是由於日常工作繁忙的原因,他們根本無暇顧及到理財,直到通貨膨脹影響到他們時,他們才會驚呼:“通貨膨脹來臨了,我們該怎麼辦?”由於這樣的人缺少日常理財方麵的知識,所以當通貨膨脹到來以後,他們往往會表現得非常被動。其實,平時他們隻要多留意一些理財方麵的知識,就不會遭遇這樣尷尬的處境。
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雖然有投資理財的意識,但是他們所做的投資理財卻沒有達到預想的目標,甚至沒有跑贏CPI。為此,他們非常苦惱:自己已經具有投資理財的意識,可是為什麼卻沒有抵消掉通貨膨脹帶來的影響?理財專家給出的答案是:雖然他們具有投資理財的意識,但是他們並沒有選擇對抗通脹的理財工具。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在通貨膨脹的背景下,究竟哪些理財種類是具有抗通脹特性的,哪些投資可以帶來穩定的收益?”理財專家從人們關注的問題出發,深入分析出各個理財品種是否具有抗通脹性的特征,以讓投資者更加清晰地看到在投資理財中投資哪些產品可以保證穩定的收益。
中國大多數老百姓的理財方法中儲蓄占據了很大的比例。因為儲蓄是一種最簡單便捷的理財方式,它不需要有多麼高的理財知識與技能,完全是憑借個人意願而進行的。與美國比起來,中國百姓的儲蓄率要遠遠高於他們,成為當之無愧的儲蓄大國。很多老百姓的固有思維方式就是要把錢存到銀行中,因為在他們看來,把錢存到銀行是一種最安全的方式。但是問題來了,銀行實行的低息政策隻能讓他們拿到少得可憐的利息,有時負利率的政策還會讓他們的存款“虧損”。因此,當通貨膨脹到來時,把錢存入銀行根本不足抵消通貨膨脹帶來的影響。
對此,理財專家解釋道:“儲蓄雖然作為人們生活中一種便捷的理財方式,但它本身的價值已經被通貨膨脹遠遠地落在後麵,更加不會跑過CPI。”最終理財專家給出的結論是:儲蓄不是一種抗通脹的理財方式,有些時候甚至不會給人們帶來穩定增值,它的安全係數4星,抗通脹係數卻隻有1星。
對於基金這種理財產品人們不會陌生。在基市行情看好的2006年,曾經出現過“全民炒基”的盛況,期間不少人確實收獲了一些財富,但是好景不長,隨著行情遭遇寒冬,不少投資者開始出現獲利回吐的情況。在此期間,基金淨值不斷下跌,使基民損失慘重。對此,理財專家認為,基金這種理財品種具有風險共擔的特性,但隻要投資者合理配置基金份額,其回報率還是很高的,至少可以作為抵禦通貨膨脹的理財工具之一。損失慘重的投資者錯就錯在沒有正確地對投資的基金品種進行配置,才出現了跑不贏CPI的情況。從基金淨值增長來看,雖然股票型基金帶來的回報要高於其他類型的基金,但是投資者承擔的風險也是比較大的。而基金公司發布的年報中也表明,近兩年來,綜合收益率靠前的都是那些債券型的基金品種。這些基金品種憑借穩定的收益為投資者帶來了回報,最終跑贏了CPI,成為抗通脹理財品種之一。理財專家將基金的抗通脹係數定為3星,安全係數定位3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