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護理有方保證安全(二)(2 / 3)

隱形眼鏡的發展簡史

隱形眼鏡是相對於框架眼鏡而言的,因為配戴框架眼鏡很明顯地能被看出來,而隱形眼鏡是一種戴上了卻又不會被看不出來的眼鏡。

由於它是直接戴在眼角膜(俗稱黑眼球)上的,醫學上稱為角膜接觸鏡。隱形眼鏡的曆史淵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508年意大利的著名畫家達·芬奇畫出的第一幅隱形眼鏡的草圖,1887年,德國的玻璃工藝師繆勒製造出世界上第一隻真正的玻璃隱形眼鏡,放入眼內用於保護病人有病的眼,而能真正推廣應用的硬性隱形眼鏡一直到1948年才被美國的視光師凱文·托赫發明出來。1971年以後軟性隱形眼鏡開始推廣應用。軟鏡以其舒適,容易適應深受配戴者的歡迎,從而迅即取代了硬鏡,使隱形眼鏡發生了曆史性的更新換代。1985年軟性隱形眼鏡進入中國市場。近20年來,隱形眼鏡發展很快,不論是材料、加工工藝還是眼鏡的功能和護理液等方麵都取得了很大進展。隱形眼鏡的大小和襯衣鈕扣差不多,很薄,完全透明。根據鏡片的材料不同,可分為硬性接觸鏡、半硬性接觸鏡和軟性接觸鏡,硬性接觸鏡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為主的有機玻璃製成,質硬,不易變形,適用於矯正高度散光和圓錐角膜,但是透氣性差,難以滲透氧、二氧化碳、水分和新陳代謝的物質,戴起來不太舒適。軟性接觸鏡主要事是以甲基丙烯酸羥乙酯或矽凝膠為材料,質軟,透氣性好,而且能吸收水分,戴起來柔軟舒適,但容易變形,對散光矯正效果不佳。半硬性接觸鏡的性能介於硬鏡和軟鏡之間。根據鏡片的功能和用途不同可分為用於矯正屈光不正的隱形眼鏡,用於角膜塑型的隱形眼鏡(即:OK鏡),用於美容化妝的彩色隱形眼鏡等。按使用時間的長短分為長戴型和拋棄型,拋棄型又分為日拋型、月拋型、周拋型、季拋型、半年拋型等,其中日拋型是一次性使用的隱形眼鏡,月拋型、周拋型、季拋型、半年拋型是指其使用到所指定的時間就應該拋棄,一般在使用過程中每天需要摘取和護理。按每次持續戴在眼睛上的時間長短分日戴型、周戴型、月戴型等,這種隱形眼鏡理論上講在規定的時間內可以一直配戴在眼睛上,不摘取和護理,但是,眼科醫生一般不推薦這樣使用隱形眼鏡,因為長期戴隱形眼鏡不摘取容易引起眼睛的並發症。

隱形眼鏡有什麼優點

隱形眼鏡相對框架眼鏡而言,主要有以下幾個優點:(1)隱形眼鏡又薄又輕,吸附在角膜表麵,消除了戴框架眼鏡的不便。特別是對一些特殊職業的人(如:演員、運動員等)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不會使耳朵及鼻梁有負重感,不會因框架與皮膚接觸而引起過敏。(2)框架眼鏡因受框架的限製和鏡片周邊部棱鏡效應作用的影響,使配戴者視野相應縮小,而隱形眼鏡不受框架的遮蓋,且鏡片始終能跟隨眼球轉動,消除了普通眼鏡產生的三棱鏡效應,所以能保持與正常人相同的開闊視野。(3)隱形眼鏡能有效地消除因為角膜表麵不平滑而引起的不規則散光。(4)戴框架眼鏡可使看到的影像放大或縮小,尤其是屈光參差患者戴框架眼鏡由於雙眼象差過大,可誘發視疲勞或複視,兩眼通過隱形眼鏡看到的物像大小近於真實,所以隱形眼鏡最適合於雙眼屈光參差大或單眼無晶體者。(5)可以避免框架眼鏡遮蓋眼部,便於用眼睛交流思想感情。

驗配隱形眼鏡前需要做哪些檢查

隱形眼鏡是一種特殊的商品,不能像購買普通商品一樣隨便買隨便用。配隱形眼鏡之前必需由眼科醫生做檢查,明確有無眼疾及合適不合適配戴隱形眼鏡。配前檢查包括檢查裂隙燈顯微鏡檢查、眼底檢查、眼壓測量,驗光和角膜曲率的測量,必要時還需要做角膜熒光素染色、淚膜破裂時間、淚液排出時間、淚液分泌量測定、角膜感覺的測定、結膜細菌的檢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