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術後護理要點
青光眼以眼壓病理性增高為主要表現,與房水通路受阻有關,多見於中老年人。在青光眼的治療中,手術是重要的治療手段,基本原理為打通阻塞建立新通路,目的是降低眼壓保護視功能。多數青光眼患者需要手術治療達到根治目標,手術後必須加強護理,才能避免病情反複,實現預期目標。
專家錦囊
青光眼術後護理七要點
1.觀察術後疼痛情況。
術後24小時傷口疼痛屬於正常現象,口服或肌注一般止痛劑可以緩解,如果不能緩解或術後2~3天又出現劇烈疼痛,應及時報告醫生,查找原因以便合理處理。
2.避免術後出血。
術後臥床休息1~2天,這一期間要減少活動,尤其要避免頭部過多活動。如果有咳嗽、咳痰要對症處理,防止因咳嗽或活動劇烈牽拉傷口,導致傷口出血而影響愈合。
3.保持樂觀情緒。
臥床休息期間可聽聽輕音樂,與親屬或病友聊天,防止情緒低落、抑鬱。能下地活動後,可散散步,以舒展情緒,不可與他人爭論,防止情緒激動而引起病情複發。
4.合理調節飲食。
要進易消化、清淡、營養豐富的食物,以保證營養物質供給,提高組織修複力。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暢。刺激性食物以及煙、酒、咖啡等都要戒除。
5.注意生活方式。
傷口拆線出院後要注意養成生活規律、勞逸適度、睡眠充足等良好的生活方式。平日注意少量多次飲水,不要一次大量飲水或喝濃茶,以免影響正常眼壓調節。
6.加強用眼衛生。
不長時間閱讀或在暗處停留時間過久,室內光線要適宜,防止過強或過暗,要按醫囑定時點滴滴眼液。
7.定期到門診複查。
青光眼術後如何保養術眼如何保持手術通道的通暢是青光眼術後一個關鍵的問題。觀察濾過區狀態、視功能及眼壓變化,並對未發病眼進行監護,如果出現眼痛、眼脹,更需及時複診。
我們知道了手術後的通道是無論如何要愈合的。如何能使這個手術通道的壽命延長,成為我們關注的話題,也是在一段時間內良好控製眼壓的關鍵所在。作為患者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
首先,定期複查對於術後患者是非常必要的。通過複查,我們可以在醫生那裏了解到手術的通道狀況、眼壓水平、視野改變、視神經的損害程度等。醫生會及早發現通道的異常改變,並采取相應措施來延長通道的壽命。
其次,我們要依照醫生的要求盡早開始眼球的按摩。每次按摩力求有效是關鍵所在:
①按摩的部位應該是在手術切口的對側。按摩要有力度。
②按摩後,要確切在手術過的部位看到結膜的輕度隆起。
③按摩要持之以恒,不要間斷。
溫馨提示
青光眼手術後要經常測眼壓,即使測得的眼壓在正常範圍,也不能完全說明問題。因為,我們的眼壓在一天之內是有波動的,也許我們測得的眼壓不在波動的高峰期。這樣,會使我們忽略對眼壓的有效控製。視神經和視野的檢查一直是關鍵。因為,即使是在青光眼術後,青光眼損害也有可能會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