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攤主是個正經人家,那東西肯定就是好貨呀,要是個破落戶,就會有人瞧不起,死命的砍價。
“買點糧食,這白米多少錢一斤?”
宋立夏指著一堆,看起來有些微微發黃的白米問道。
說是白米,其實也不是十分透白,更不像現代大米那麼幹淨粒粒分明。
現代的大米經過多次改良,無論是從顏色還說產量,都比這個時代要好上許多,不過要說哪種米更健康,那這古代大米絕對完勝。
“客官,這是今年新出的大米三文錢一斤,您要多少?”
那小二已經拿出米鬥,準備裝糧。
“姐,這白米精貴,我們買陳米吧,陳米便宜。”
宋小寒提議。
他也知道新米好吃,可新米貴呀,家裏人又多,得為長遠的生存考慮。
宋家村有幾家人舍得吃新米,都是新米換陳米,或是灰麵,這樣一年才能都有糧食下肚。
“傻瓜,姐知道。”
宋立夏拍了拍宋小寒的肩,轉身對小二說道。
“麻煩小哥,這陳米怎麼賣?”
宋立夏不卑不亢,這吃什麼米,那是根據家裏經濟狀況來決定的,隻要我是正經花錢買東西,那就沒什麼不好意思的。
“姑娘,今年陳米價格也不便宜,兩文錢一斤呢,你看要哪種?”
小二還是十分熱情。
“那灰麵呢?”
宋小寒問道,這米太貴了,今日掙的錢都買米,也吃不了多久。
“灰麵便宜,一文錢兩斤,白麵一文錢一斤。”
小二認真的介紹。
這客官一看就是要買糧食,小二也不急,買什麼不是買,那都是客戶呀。
“那就五斤陳米,十斤灰麵,十斤白麵吧,新米就不要了,麻煩小哥了。”
宋立夏掰開手指算了算,這樣一來就是二十五文,花了不少錢了,不過一斤十六兩,比現代可多了六兩,這麼一想,就覺得不貴了。
“那好,這麼多糧食,可要給姑娘送一送?”
小二記下斤數,就拿來袋子來裝。
二十五斤,相當於現代四十斤左右,不算太沉,可沒有工具,背起來也很重的。
這小哥,也是個會做生意的。
“小哥服務這麼好,我都不好意思就買這麼點東西,那就再加五斤新米,勞煩您一道送到城門口,有一輛灰色棚子的馬車,車夫叫李二狗的小哥,和你一般大,你給他就行了。”
宋立夏這人就是經不住別人熱情,又有一點要麵子,當即就加了一份貨物。
“那好,保證給您稱得足足的,安全送到。”
小二說著幹勁十足。
宋小寒卻有一種他姐形象崩塌的即視感。
其實宋立夏也不全是因為小哥熱情,是她確實也想吃新鮮的大白米飯了,陳米雖然便宜一些,可和新米比起來,味道上肯定差了不少。
再說了,也沒多少錢,花了再掙唄。
於是這從米糧鋪子出來,就花了四十文,還剩下六十八文。
“小寒,家裏還缺什麼?”
宋立夏回來以後還沒做過飯,也不知道家裏具體缺什麼。
“姐……你看我們家有什麼?”
宋小寒尷尬的反問。
他們家完全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連碗都沒有多的,還是找隔壁王嬸子借的,要不是沒有鍋煮不了飯,估計他們家連那口鍋都賣了。
“咳咳……好像也是。”
宋立夏也是同樣的尷尬。
筷子都是宋大明用竹子自己做的,她竟然還問家裏缺什麼。
總之這些天,除了鹽巴,家裏也確實再沒有出現過別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