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木蘭險遭花棍厄 太宗敕賜功臣宴(1 / 2)

第二十八回 木蘭險遭花棍厄 太宗敕賜功臣宴

卻說木蘭自大悟而回,想起:鐵冠道人臨行贈書,救我性命。命從人備馬來木蘭山,拜謝鐵冠道人。原來木蘭山上有三峰,東一峰名奇雲峰(今修真武殿),西一峰名齊雲峰(今修玉皇殿)。齊雲峰下有一石峰,名曰奇盤峰。鐵冠道人因三峰險峻,有許多狐仙在此修行,卻移庵於南山,即朱天祿祈嗣之處。木蘭不知,卻望三峰而來。見一道人皓發童顏,頭戴九良巾,身穿黃色道袍,手執拂塵,飄然若仙。木蘭上前稽首問道:“這山中有一位鐵冠道人,姓張名良貞,他的茅庵在於何處?”道人答曰:“對麵山上便是。足下何人,問他則甚?”木蘭答曰:“他是我的故友,特來看望他的。”道人又問曰:“足下尊姓大名,鄉貫何地?”木蘭曰:“弟子姓朱名木蘭,即山下雙龍鎮人氏,請問大仙尊姓法號,緣何仙居於此?”道人曰:“貧道姓胡名秉池,世居此地,久聞將軍之名,今日有功回朝,得了高官顯爵。到底天理昭彰,殺人償命,今日自投羅網,來還我徒弟報應。”木蘭見道人出口不遜,命從人帶馬向南山而行。

那道人發一道金光,將木蘭罩定。木蘭在金光之中,左撞右突,不辨東西南北。那道人大叫一聲,十數個小狐,將木蘭主仆一齊綁下。道人分付:將木蘭放在齊雲峰下。再發金光梵氣一道,將木蘭裹住。木蘭被金光障了,二目不見天日,初見紅光閃閃,黃白二光,恍恍惚惚。仔細看時,青綠二光,成一圓圈,紅光周圍如線,黃白二光分開,獻出一團金光,光明如鏡。鏡中也有天地、日月、大地、山河。忽然念動,想起父母,就見父母在光中,慘容可懼。又憶起在北番征戰之時,便見兩下旗槍簇簇,喊殺連天。又想起陣亡之士,便見木萁、素雲、祥布都來索命。那獨手同五狐,也來追呼。轉念五台山上,即見靖鬆道人並吳大杲、陳介葊,相居論道。此時或想朝廷,即見朝廷;或想天上,或想地下,金光梵氣,從心所欲,即成境界。愈逐愈幻,不上三個時辰,將木蘭心中一點性靈,俱已提出在外。

這叫做以奴役主之法。道人見木蘭如醉如癡,哈哈大笑:“好道行。我怕你心如鐵石,原來也隻如此!”再分付小妖:“每日用五色花棍打他三次,叫他上天無路,下地無門,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打了七七四十九日,送與餓虎為食,方才報我徒弟獨手大仙之恨。”小妖領命,將木蘭吊起,將從人囚在洞中。有六七個狠心小狐,手執五花棍,拷打木蘭,打得木蘭連聲叫苦。打了七日,有一個伶俐小狐,名喚秋濤,對秉池曰:“木蘭與張良貞世好,倘良貞看見,豈肯與我等幹休?況木蘭奇節過人,天仙之品,獨手不知進退,助番為逆,被天雷打死,亦與木蘭無幹。祈祖師將他放了,以免後禍。”秉池大怒道:“木蘭喪我五個徒弟,難道我就罷了?就是張良貞來,我豈怕他?況以命償命,天理所存,爾毋過慮。”秋濤見祖師不依,退出洞外,走往山下竹林之中,避禍去了。有八九個小狐,聽了秋濤之言,也相尾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