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時明室愈弱,朝中爭鬥不休,哪有氣力去管邊塞。韃靼可汗派人竊得邊關武備圖,又花重金買通邊塞官吏,隻待時機一至內應外合大舉入關。不問先生無意中悉得此事,心中大驚,馳騁百裏數番死鬥,終於擊斃竊圖之人奪回武備圖。他深入軍中,去見當時坐鎮邊關的將軍,稟明城中官吏與韃靼人通奸之事,他知那將軍陷害忠良,不是好人,但情勢急迫,隻能硬著頭皮見了。那將軍聽了卻不由分說叫眾軍士拿了不問先生,原來那將軍才是真正的大內奸。不問先生這回羊入虎口,一番死戰終於得脫,卻中了幾支毒箭又受了那將軍一掌,性命垂危。他拚死逃回山裏,順帶搶回了武備圖。那將軍見少了武備圖,雖一關作亂,其餘無礙,韃靼人入關仍是不能。
不問先生彌留之際囑咐三個徒弟收好武備圖,更不可以尋那將軍報仇,以免使關塞自亂,予韃靼人可趁之機。燕紅燕與李重光雖悲憤不已,到底聽話不曾尋仇,但大師兄楊不為竟趁二人不注意偷了武備圖徑去找那將軍。這中間又有一樁故事,原來那將軍昔年陷害一位邊塞守將,致使其滿門抄斬。那守將正是楊不為的父親,楊不為當時年幼被一名忠心的婢女從狗洞帶走因而幸免於難。兩人顛沛流離混跡江湖,那婢女不幸染了惡疾,不治而死,死前深深告誡楊不為要勿忘父仇。楊不為這時伶仃一人正巧為不問先生遇到,得知他是忠良之後便帶回山中收養。
楊不為苦練武功,矢誌報仇,不問先生死前說了那軍官名姓,楊不為這才知道乃是殺父仇人。師仇父仇不共戴天,楊不為拿了武備圖去尋那軍官。表麵是以重金為餌質換地圖,實則是為了接近那軍官,伺機發難。那軍官起了疑,派人假扮自己去接見,楊不為不識誤殺了那人才知不對。那軍官得知他是守將之後更欲斬草除根,楊不為不敵,幸得燕紅燕、李重光及時趕至,這才得脫。
三人逃出生天,燕、李二人皆勸他暫緩複仇,不如向朝廷稟明那軍官意圖不軌,讓朝廷治他罪。楊不為恨極忠奸不分的朝廷,如何肯聽從二人。趁二人不備之際他卻一人獨去見那韃靼可汗,說那軍官包藏禍心,有意賺韃靼人入關一舉殲滅。並獻上真的武備圖,可汗一對照軍官早先送來的實則已經為楊不為掉包的假圖,立知真假,大怒下盡起兵馬殺向邊塞。那軍官按約定開了城門,誰知韃靼人衝進來便殺人。他知不妙,奪路而走,韃靼人見了他就追,戰到天黑方被他走脫。剛要出城,楊不為卻守株待兔等著他,這缺口其實是他設下的。仇人見麵分外眼紅,楊不為以一臂代價終於結果了軍官。此時韃靼人按武備圖東進,誰知大明官軍有了準備,而且關隘情形、兵力部署與武備圖完全不同,這才知武備圖也是假的,大呼上當被明軍打得抱頭鼠竄而回。
向明軍示警是楊不為指示燕紅燕所為,燕紅燕待城破後找到了斷臂的楊不為,又氣又急指責他的不是。這時突然殺出六扇門的捕快,要捉拿楊不為,原來他們收到武備圖被盜的風聲便星夜趕來,卻不知如何得知圖輾轉到了楊不為手上,更串通韃靼人,使得城破人亡。通敵賣國乃是死罪,被六扇門盯上,天涯海角也休想逃脫。楊不為以為是燕紅燕出賣了他,悲怒下連出三刀劃在了她臉上。這時李重光跳出來挑明是他通報的。李重光的雙親慘死在韃靼人的鐵蹄下,是以他對韃靼人恨之入骨,自己的師兄為報父仇師仇,串通韃靼人攻城,雖情有可原,但導致城毀人亡卻是不可原諒。另有一點,他暗戀燕紅燕多年,而燕紅燕鍾情的卻是楊不為,因愛生妒,因妒生怨,終導致這出同門相殘的慘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