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引子(1 / 1)

剛來M學校的時候,我覺得它什麼都好。

每一棵銀杏樹、每一片梧桐葉、每一株草都是含情的,它們的每一聲喧嘩都是動聽的歌謠;每一聲鳥啼、每一斑陽光和月色、每一絲微風都是浪漫的,它們都極為用心地妝點我的夢境;即便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即便是其他學校都有的常備設施,我也覺得這裏的布局最具匠心;精心籠罩在學校上麵的這塊天空也相對高遠一些、明淨一些,白雲的身影也似乎更加優遊一些。它們是那樣讓我興奮,讓我暫時忘卻了剛走出大學、與同寢室死黨分開時的不快,唯一讓我痛苦的,是我和男友劉一君不得已分開:他懷揣愛情隻身到了北京,深情的呼喚飄灑在我的思念裏。我們隻能寄希望於在學校放假的時候來一個鵲橋相會,但放假總是太少,且似乎遙不可即。隨著我教學生涯的開始,學生們的笑臉便成為我眼裏最美的風景,於是,對男友的依戀也漸漸被我壓在心底。

都說愛情是女孩子的全部,事業隻是她的附著物。這個命題要是成立的話,我就不能算是一個女孩子了。

我開了微博,以表達這種玫瑰色的心情。你心裏可能會隱隱約約地表示不屑:哼,開微博有什麼呀,現在是個人都有微博!你可別小瞧我這個舉動,對於我這種性格的人來說,可是非常難得的哦。

這是一所民辦學校,剛來時,我覺得領導是那樣的和藹可親,就像鄰家的大叔大伯;同事之間那樣的心無芥蒂,特別像一家人;家長信賴、學生向往、學校門庭若市,這所剛剛誕生的學校前景定然一片光明—如果它的前途不光明,就沒有天理了!

於是,我身上便鼓噪著一種青春的衝動、一種想為它奉獻力量的衝動,並且這種衝動已經被我變成了行動。

然而,隨著對M學校了解的日漸加深,我越來越覺得自己的天真了,以前的看法似乎應該再換一個角度,這樣或許會讀出不同的涵義來;以前的答案似乎有了重新驗算的必要,或許它另有新解。

心裏滋生出某種懷疑之後,我慢慢多了個心眼。驀地,我竟然發現一些在您看來原本如此的現象:學校上麵的天空本來就和籠罩著其他地方的天空一樣,是一個整體,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白雲也沒有歸屬,一會兒在這兒,一會兒在那兒,似乎並無什麼目的和自由可言。對著我點頭的曾經多情的銀杏樹、梧桐葉和草徑,也並不是在表達對我的歡迎,或者表達一種由衷的喜悅,而是被風吹著,它們不得不如此。

我把我這一新的發現,寫進了微博。男友笑我:“阿褸,你真傻。你原本就應該看出來的呀。”

我無語,隻是打理微博。

微博裏,有對我教學與生活的忠實記錄,有對同事間關係的客觀描摹,有對包括M學校在內的民辦學校的擔心與思考,也有和五個男人的“恩怨情仇”……但由於我人微言輕,能看到我微博日誌的人少之又少,加上微博的承載量畢竟有限,字數限製也太嚴格了些。於是,我幹脆就把微博的內容集中起來,加以補充、演繹,並對所涉及人物、當時的心理進行揣摩和加工,我驚喜地發現,它竟然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

但願有很多、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分享我的微博,分享我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