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初的中國內憂外患,災難深重。各處軍閥割據,戰亂不斷。曾經獨霸北方中原的晟京軍閥推行武力統一天下,以北平為中心的嶽係勢力也積極擴軍備戰,雙方戰事一觸即發。
年初,嶽軍出兵攻占了北平以西的忻州界,讓素有“西北王”之稱的馬朝宗吃了大虧。晟軍便借此機會通電譴責,並以援助為名出兵討伐。晟京大帥親任總司令,將部隊編為6個軍,兵力共計19萬分三路發起進攻。
饒是嶽係兵強馬壯,名將眾多,也招架不住晟軍這如虎下山的猛勢。更何況待在這前清帝都年頭多了,政府裏遺老遺少,地痞無賴什麼樣的神仙都有。幾番的爭名奪利下來,早已是派係林立,人心各異。
開戰伊始,就有史祥寅和王雨鐸二將因不滿政府的壓製排擠,密謀臨陣倒戈,把所轄部隊拉到了宛平自立。
仗打了小半年,嶽軍早已喪失了戰爭主動權陷入被動。晟軍三路大軍陸續攻占了薊州,漢溏等地,精銳第一,三聯軍更是繞道而行,攻下了原屬馬朝宗的忻州後一路由北到了沽陽縣城。
沽陽縣自古以來就有著特殊的地理位置,雖是在西北地界裏,卻又緊鄰著華北邊境。古時為防外族襲擾始建城牆,經過幾朝幾代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築就了四麵堅實牢固的大城樓。因為氣候不宜土地貧瘠,當地人為了更好的生存隻能外出或留本地經商。百年前這裏便成了北方票號和商號的發源地,曆經輝煌和衰落,依然還是一座繁華富庶的古老縣城。
原來縣裏駐紮著嶽軍一個旅,那旅長是史祥寅舊部,跟上司一樣早就不想給北平政府賣命了。敵軍離城下百十來裏就全軍撤退,連夜帶自己的手下奔赴宛平投奔。如此晟軍便不費一槍一彈,輕鬆省事的拿下了沽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