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自書房的事後,頗覺尷尬,也就呆在院沒出去。每天除了晚上打坐練功,就是白天在房舞一會白練。這麼過了四五天,也不見劉一晃來找她,心中想著恐怕他也心裏不自在了。
這天,如往常一樣在房中舞動白練上竄下跳,突然聽到劉一晃在院中喊她:“清妹。”遂收起白練係在腰間,推門出去。看正是劉一晃如往常一樣微笑中站在那裏。沈清見他這樣也是微微一笑。“有事和你說。”劉一晃微笑道。
兩人就在院中坐了。劉一晃先開口:“清妹,今天和你說說我們家的事。”沈清沒想到他突然說起這個,見他如此嚴肅就認真聽著。
劉氏祖上原來也是武將出身,世代為了壹品這塊土地浴血奮戰。有殺戮就必會有死亡,所以劉家先祖沒有一個壽終正寢的。再到寒王朝滅亡後,劉家則安守壹品這塊土地,因此得到壹品國主的倚重,曆代身居要職。劉家也是感恩圖報,勵精圖治,對於國家事務不管大事小事皆盡心竭力,由此慢慢丟棄了武,而漸漸從文,再思及祖先的壽夭,所以到了劉一晃祖父這代,便留下遺言,劉氏後人不許學武。於是,他的父親從小苦讀詩書,對武學也卻絲毫不知。但是劉一晃小時候卻體弱多病,有方士讓他習武健強體魄,其父起初不允,後來拗不過其母,心中也帶著絲期盼,就請了武師教他拳腳功夫。
有一日,府中來了一個禦劍門的用劍高手,一見劉一晃喜歡得不得了,說他是練武奇才,硬要收他為徒。那年劉一晃才七歲,父親母親架不住那人的盛情,隻好將他送上靈山禦劍門。這一去,就是十二年,禦氣這一派中,劉一晃已是數十年來難得一見的奇才,年僅十九就得到了其師父一陽真人的真傳,兩次門派“名劍大會”中都僅次於禦劍門大師兄王子衝,排名第二。
王子衝屬於禦劍門中的另一派,禦劍一派。其實禦劍門中,分為兩派,分別為禦劍和禦氣。禦劍一派主要利用淩厲奇變的劍招,克敵於招式之中。禦氣卻側重內功修練,利用內功配合劍招製敵於無行之中。兩派並無高下之分,但是門派中一向根據弟子體質及資質、興趣等選擇。更多的是師承,師父為哪一派則弟子修行就屬於哪一派。
劉一晃的師父一陽子在禦劍門禦氣一派中,資質甚好,又勤修苦練,並性格豪爽,喜打抱不平。不管行至何處皆除強扶弱,並且生性豪放不羈,世俗門派尊卑也不放在眼裏,隻是誰合他意,便結交為友,不合意者,也不管是江湖中何等門派地位之人皆視若無睹。由此得到了很多江湖小門派各種散人的尊敬,又因禦劍門中修行劍術講究劍道合一,通常不叫劍術,而稱為劍道,修行劍術和修道並重,如此種種,江湖中人送一陽子一個綽號一陽真人。同時也這個原因,得罪了不少各大門派之人,年輕時常被師尊處罰,但一陽子仍不見改,依舊我行我素,門派眾人也拿他沒法,因他所做之事並無違背江湖道義,平時資質、勤苦又得到眾人的喜愛,就隨他去了。劉一晃的父親正是一次事故中得他相助,所以對他感懷於心,一陽子喜劉老爺溫和,所以路過京陵,便會前去拜訪。哪知那一年,恰巧看見劉一晃這個練武奇才,依著一陽子武癡的性子,非要收他做徒弟不可,劉一晃就這樣隨一陽子修劍道去了。劉一晃本就是一個極聰明乖巧的孩子,資質又好,得到師父和眾師弟的喜愛,悉心教導,如今已是禦氣這一派中少有的高手,江湖中能勝過他的也不多。唯一讓劉一晃意難平的是,禦劍門兩次“名劍大會”中皆敗在王子衝的劍下。所以在上一次“名劍大會”之後,劉一晃就每晚去江邊苦練,為了明年的“名劍大會”上擊敗王子衝,以雪前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