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好辦,我會派遣一個營的兵力長期駐紮在鐵礦山那邊,你們則可以慢慢去勘測。我給你們一個時間,一個月之後礦場必須開設起來。”韓元清正色的說了道。
“這……應該沒問題的。”科學院次長簡單的推算了一下,覺得一個月的時間還算充裕,於是說了道。
韓元清點了點頭,說道:“如此那就最好不過了。礦場開辦起來之後,所有礦工歸屬在科學院來節製。如果你們管理不方便,可以另外建立一個下屬部門,就叫作‘礦務部’,我盡量安排一些行政人員來協助你們管理部門政務。”
眾工匠都點頭同意了下來。
接下來,韓元清便與工匠商討了一些細節問題,比如礦工的工作作息、人數補充已經到時候是駐紮在鐵礦山還是另外想辦法。一直談到下午,總算有一些雛形。大家一致認為應該將鐵礦山那邊開發成一個小城鎮,雖然鐵礦山的位置接近齊國,可是有深山野林的屏障,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一旦鐵礦山附近發展成為了小鎮,到時候開采出來的鐵礦能剩下不少人力進行運輸,完全就可以就地煉化。
除此之外,礦井內部安全也是一項重大的問題。韓元清強調人命誠可貴,無論在什麼情況之下,一定要重視礦工的安全。當然他也很清楚,在古代科技不發達的情況下,根本就沒辦法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
--
當天晚上,韓元清又派人去城外軍營,將高寵和畢進叫進城來,吩咐他們三天之後派出一個營的兵力進駐鐵礦山。鐵礦山後麵本來就有一個山匪寨子,經過圍剿之後,這個寨子並沒有被摧毀,士兵們就可以暫且住在這個寨子裏麵。
同時,他還讓高寵和畢進進行安排,每過兩個月的時間,派遣另外一個營接替駐防。這樣可以避免士兵們長期蹲守在深山之中,造成心理和精神上的負擔。
在接下來的三天時間裏,科學院已經在光化軍城內公布了招募礦工的消息。
李小魚和李旭中已經擬出了一份礦工管理的草案,其中包裹礦工的待遇、工作作息、突發情況應對措施等等,幾乎他們所以能想到的方麵都考慮進去了。而且礦工的待遇也是經過詳細評估,結合了目前市場價格而製訂出來的。
工錢是按照一個月來結,這一點是韓元清提出來的。古代的工錢結算是沒有統一的,通常來說官員是按照年俸來給(用米代替),民間的情況就更複雜了。因此,他統一了光化軍工錢條例,所有行業都必須月結工錢,包裹官府也是一樣。
科學院頒布的招工條例,便是依據這個草案而來的。
為了籌備開采和管理,科學院按照韓元清的建議,在部門之下成立一個礦務部,專門負責管理礦場的運營工作。
光化軍老百姓在看到官府招募工人的消息之後,響應的人非常之多。
在古代最大的產業是農業,光化軍雖然給每個老百姓都安排了土地。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從事農耕,而且目前也不是農耕的季節,再者農耕是一個長期作業的活,忙碌一年之後才能有收益。
而當上了工人就不一樣了,每個月都有工錢,不僅能解決就業問題,還能解決溫飽問題,何樂而不為。
僅僅兩天之後,礦務部就招募到了300多名礦工。因為目前還不確定鐵礦山能容納多少人開采,所以對招募的工作並沒有明確指標。等到鐵礦山調查結果出來之後,如果人數太多可以篩選一部分;隻多一部分的話,可以分配成兩支開采隊伍,輪流開采;至於人少了的話,還可以繼續招募。
在科學院前去深入調查鐵礦石的這段時間,科學院留守的工匠依然在努力的工作著。他們召集了許多學徒,加緊生產采礦的工具,以及將蒸汽機改造成適合進入礦場的工作機器。除此之外,民政司也在城內號召老百姓們興辦一些冶煉鐵礦石的工廠。
前期在鐵礦山沒有完全發展成小鎮之前,礦石必須是運回到光化軍城內來冶煉。
當然民政司的此舉,也是想借用鐵礦山的資源,來帶動民間工業的發展而已。
--
轉眼間進入了八月。氣候漸漸轉涼,已是秋季了。
經過一番籌備和發展,光化軍在這個八月份獲得了很大的改觀。首先是官學學堂正式開課,第一批申請入學的學生到達了100多人,其中大多是一些少年兒童,至於青年們要麼得忙著重振家業,要麼就已經被光化軍製置使府衙招募為吏員了。
年少的學生倒還方便一些,因為官學本來就缺少課本,若真是要讀經史子集的話,隻怕十個人看一本書都不夠用。而這些孩子是從啟蒙教育開始,也就是教他們讀書識字就可以了,通常是要求背誦《千字文》、《百家姓》和《三字經》這三本書,但如今課本不夠用,隻要是一本書都可以拿來讓這些小孩們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