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大綱)(1 / 2)

劉秀雖身為皇族後裔,但因其家道中落,加之王莽竄漢。因此淪為了一個地道莊稼漢,放牛娃。日子過得非常清貧。

但劉秀在其大哥劉縯的幫助下,到了長安念書。讓他開鑿了見識,認識了像鄧禹(東漢雲台二十八將之首)、朱祐(東漢雲台二十八將第八位)、強華(赴河北獻《赤伏符》“劉秀發兵補不道”)等等一大批以後隨自己打江山,並立下汗馬功勞的同窗。

因王莽無道,天下已經開始紛亂,在長安已經無法念書了。劉秀隻好回到鄉裏。在途中,遇得之後被譽為“帝王之戀”之陰麗華。但僅為匆匆一別,連句話亦未留下。

回到鄉裏,劉秀繼續扛起鋤頭耕作,牽著黃牛放牧。直到大哥的朋友,因殺富濟貧而被官吏追殺。大哥為防自己受到牽連,叫自己到新野二姐家暫避。

正在此時,自己在宛城賣糧識得之李通(後來湖陽公主之夫),帶其堂弟李迭(劉秀大哥之死,一半出自他手),找到劉秀,讓他勸大哥起事。

大哥因與李通有前仇,起初不願接受而拒絕了。但後經劉秀幾經斡旋,方才決定於舂陵起軍。率南陽宗室子弟及南陽豪傑,加之二姐夫鄧晨帶來之新野人馬。號稱:舂陵軍;對外宣稱:柱天都部。舉:“漢”大旗。

先攻長聚,轉奪唐子鄉,再殺新野尉;而後聯合綠林軍分支,新市軍王鳳、平林軍陳牧,共奪棘陽。

正當拿下刺陽,準備聯兵攻打宛城之時。兵至“小長安”,因大霧不視,無意間撞上甄阜、梁秋賜所率,準備攻打綠林軍王常部的王莽大軍。導致“小長安”慘敗。二姐及三個侄子、二哥,及無數宗室子弟、義軍覆滅。以至敗逃至棘陽。

後三軍準備分離。因劉秀潛師夜行於藍鄉“藍鄉之戰”,盡奪並燒毀甄阜、梁秋賜糧草輜重,令其軍心大振。再又聯合綠林下江軍分支:王常,大敗甄阜、梁秋賜,並將其斬首複仇。

正當大哥正率軍攻打宛城,作為“漢軍”後盾之地時,綠林軍確開始私自選起了皇帝。因為怕大哥劉縯治軍甚嚴,綠林軍又是土匪出生。但又礙於大哥劉縯所率舂陵軍,因此,立了一個綠林軍中,毫無建功的:劉玄(亦為南陽宗室子弟)。因此兩軍出現了矛盾甚至分裂。

王莽則知道南陽有人稱帝後,大怒!速令其家室子弟:王邑,傾全國四十萬兵力,包括王詢駐於洛陽,準備隨時防禦山東赤眉軍十萬人馬。

由此,四十萬大軍,加上嚴尤兩萬人馬,共計四十二萬,號稱百萬之師,開向昆陽。

而昆陽城內,劉秀與昆陽主將王鳳的人馬,共計還不到一萬。王鳳準備逃,但為時已晚,已經來不及了。

劉秀則率十三精騎,突圍跑到昆陽以東之定陵、郾城發救兵。而定陵與郾城總兵力也不過兩萬。全軍主力正在圍攻打了幾個月都還未打下來的宛城。

何況駐於定陵、郾城的漢軍頭領謝躬、成丹、張邛還準備逃跑。但被劉秀以激將加恩威之法,令其答應發兵救之。但就算加上城內一共守軍,已不到三萬。何況已經過了一天,昆陽是否還在尚不得知。

果然,昆陽主將王鳳,向王莽大軍主將王邑跪而乞降,但王邑不肯,還反王鳳趕進了城,讓他再戰。

由此,城內城外雖然兵少,但全部抱有勢死如歸之心,殺氣更盛。

加上劉秀之機智與勇猛,先是首破王邑,然後又率幾千人馬,夜行潛至王邑大營。王邑更是大意,僅親率小部人馬前去迎戰。結果被劉秀以少勝多,並被劉秀驅趕。

由於王邑看不起劉秀等反賊,事先有令,無論自己是生是死,一率不得相救。

由此,王邑大軍頓時混亂。嚴尤因又上劉秀之當,說宛城已下,大哥正率主力前來。於是,率兵開逃,害得整個王邑大軍恐慌而逃。此時,城中王鳳又率勢死之師殺出,王邑大敗。

劉秀又率軍追擊。由此,創下了又一曆史經典,以少勝多之“昆陽之戰”(不至三萬,對陣四十二萬)

而此時,宛城又正好被拿下。由此,王莽敗局已定。昆陽之戰後,劉秀取上了自己心怡已久的陰麗華。

後來,劉玄對大哥劉縯起了殺心。找了個借口便殺之。

劉秀因正出征父城(守將馮異、苗萌、銚期等等)。因此,劉秀未被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