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駱一葦的考核(1 / 1)

在殘障兒童福利院的一間大教室裏,駱一葦帶著一群殘障孩子做著刷牙的練習。

駱一葦臉上如沐春風,聲音溫柔甜蜜地用自編的兒歌寓教於樂地引領著孩子們,同時手裏的牙刷也配合著兒歌的節奏進行著刷牙的動作,孩子們興致盎然地跟著駱一葦練習著。

唐主編拿著相機在一旁不時抓拍著這溫馨的一幕。

福利院院長和吳音音、沙亮在角落裏看著這甜蜜和諧的場麵。

福利院院長指著那群孩子,向吳音音和沙亮介紹道:“他們大多是有智力障礙的孩子,你看他們長得都挺大了吧,其實智力也就停留在五六歲的樣子。”

吳音音仔細觀察著,有些不解地問院長:“但是看他們刷牙的動作也挺協調的啊,而且和駱老師配合得很好,感覺智力沒那麼低呀。”

福利院院長感慨地看著那些孩子,回憶著道:“你們是沒看到駱老師剛來時孩子們的樣子,這些寶寶啊,隻和我們福利院的工作人員有感情,對外人很難建立起信任感,像那些自閉症的孩子,更是困在自己的世界裏,對外界事物很冷漠,甚至是抗拒。駱老師每個月都來一次,每次都是整整一天和孩子們在一起,這樣才慢慢建立了信任。”

聽著院長訴說的這些情況,沙亮不禁喃喃著感歎:“太不容易了。”

福利院院長笑著看向兩人:“是啊,所以說他們真正缺的,是陪伴。我不是說不感激愛心人士的捐款捐物,但說心裏話,他們能陪伴孩子一小時,哪怕十分鍾,我都覺得遠遠超過那些錢和物。”

沙亮和吳音音默默地聽著、看著,眼中充滿了感動之色。

福利院院長見狀,笑著招呼他倆跟著自己走,邊走邊道:“我帶你們去另一個班看看,這可是駱老師交給你們的任務呢。”

沙亮和吳音音看著院長那略顯古怪的表情,心裏忽然升起一絲不安,駱一葦帶他們倆來福利院,絕不僅僅是參觀這麼簡單,這背後似乎隱藏著一個計劃。

半個多小時後,駱一葦站在了一間教室的門口,若有所思地望著這間大教室裏的沙亮和吳音音。

隻見沙亮和吳音音分別在兩個區域陪著一些孩子們玩著遊戲,不過和之前駱一葦陪孩子們的景象相比,就顯得冷清了很多。有的孩子雖然在沙亮和吳音音身旁玩,但顯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和二人根本沒什麼互動,更有的孩子玩了一會兒後就索然無味地走開,找個地方自己玩了起來。

唐主編走到駱一葦身旁,笑著問:“你對他們倆的考核是什麼標準啊?”

“至少在走的時候,有三個孩子能記住他們的名字。”駱一葦說的時候,目光沒有離開吳音音和沙亮。

唐主編看著大教室裏的吳音音和沙亮,不禁微微皺起了眉頭:“你這個標準定得是不是太高了?不但搞突然襲擊,而且還一錘定音,沒有絲毫的彌補空間,你對他們有點兒太苛刻了。”

駱一葦搖了搖頭:“做我們醫生的,技術其實是第二位,要不怎麼會有醫者仁心這個詞呢?我那裏要麵對很多這樣的孩子,溝通和交流是最主要的。如果他們倆在這裏待上一天都沒讓孩子記住名字的話,在醫院裏又怎麼能讓孩子張嘴治牙呢?現在給他們壓力,總比他們在患者麵前束手無措強。”

聽著駱一葦這一番話,唐主編由衷地點了點頭,看著駱一葦的目光裏掩藏不住佩服欣賞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