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大結局
得之不喜,失之不憂。
這是一種豁達的人生觀,更是一種難得的樂觀心態……遺憾的是,通常情況之下,很難有人能夠真正做得到這一點。
武薑原本以為,她自己是比三國時期的人晚出生千年之人,一定會對於“人生”二字有著更加深刻和睿智的體味……但是事實證明,她覺得自己是高估了自己的。
她決定一個人走,當兒子曹植猜到她的心思的時候,“得之坦然,失之淡然”成為他送給母親臨行之前最後的一句話,亦算作是一種祝福吧,武薑卻隻覺得聽了他這樣說話之後,心中竟滿滿當當的全都是一陣苦澀。
她知道,她帶不走曹孟德了。
即便是帶走了他的人,卻也必定是無法帶走他的心。
他,注定就是叱吒在東漢末年的“梟雄”,成就豐功霸業、卓爾不群無人可以與之比擬;但是,他卻是屬於這個時代的人物……如果跟隨著武薑離開這個時代,他是注定無法綻放任何屬於他的光彩。
任何人,都無法逃離自己所處的曆史之中,這就是他們必然要走過的路。
將一切反複思量過後,武薑終究來到了“望天台”。
她覺得自己是時候與那人好好地長談一次了……
“真想不到,汝經曆千辛萬苦才得以留在他身側,居然短短半年,就要離去?”那人白衣飄飄,羽扇綸巾,笑容不減當年的風采,似乎從未年輕過、也將永遠都不會老去一般。
“曹君大限將至,吾又何必定要留在這裏?”武薑想要故作輕鬆地說話,卻驚愕地發現一開口便全都是苦澀,她不禁搖一搖頭,輕歎道,“我還留下來做什麼?陪著殉葬嗎?話說他畢竟還仍有‘正室夫人’在呢,‘生同衾死同穴’這種浪漫情調兒的事情,要輪也輪不到我……”
“放得下?”那人飄飄然若神仙之概,丹唇輕啟、笑意清淺。
“我道行太淺、膽兒又太小,無法麵對他的死亡。”武薑伸手一擦眼淚,啞著嗓子叫喊道,“你到底肯不肯幫我?”
“爭其必然,順其自然。”那人支起額頭,輕歎道,“吾既然欠著周洛水一個人情,自然是要還了給他……隻是,此一去,實則禍福難料,是生是死皆不可知,全憑汝之造化,竟連吾都難以預知。汝這婦人……不懼怕麼。”
武薑大義淩然地整整衣領,其實心中怕得要死,她道:“懼怕又有何用?若是注定要死,莫不是還能逃得過麼?可若是修福德行、好命的話,說不定還能活下去……我現在一心隻想離開這裏,願君助我。”
諸葛孔明緩緩起身,讓出身後那一截木樁,道:“那便唯有如此罷,汝躺下來,吾與巫醫一道,看看能否為汝送走汝之魂靈……使它去往原本應去之處。”
失去靈魂的身軀,想來即便是看到心愛夫君離世,也再不會感覺到一絲一毫的痛苦了吧?這樣想著,武薑便點點頭,應允了。
再會罷,留下我最後的……一段記憶。
就像這段時光永遠定格在此處,從此以後,在無甚麼柔情可言……
武薑滿含深情地回首望著這片她哭過、笑過、流過血灑過淚的地方,而後便毅然決然地扭過頭去,踏上了屬於她自己的那一條“歸鄉”之路。
結局如何,是重生亦或身死,她都已經不介意了。
時光足以為她證明,她於此深愛過……
在她轉過頭去的那一霎那,淚水猶如斷線水珠一般,清澈而緩慢地流淌、滑落。
“生未同衾死同穴……”武薑躺在那冰冷如同石板一樣的木頭樁上,笑容溫暖而絕強,“明天升起的太陽,依舊會照亮世間一切的陰暗罷;隻是可惜,再不能同君共賞……孩子們還有好長路要走,可我的故事……已然結束。罷了罷了,兒孫自有兒孫福,願君平安順遂、一切好走。”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