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 陳倩倩的自述(1 / 3)

我叫陳倩倩,出生在一個農村裏。這裏重男輕女思想嚴重,女人在村裏沒什麼地位,所以我的出生並沒有給這個家庭帶來太多喜悅。在我出生的時候,我爸甚至想把我拿去送人,他認為女孩不能傳宗接代,對家庭沒有太大作用。後來是我媽說把我養養可以幫忙幹活,以後還可以換彩禮錢,我這才被留了下來。

等我長大一點的時候,我就要開始幹活了。家裏的農活、家務全都落在了我一個人的肩上,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後來,弟弟出生了。父母都非常高興,覺得終於有了傳宗接代的人,於是在家裏大擺宴席慶祝。我還記得那天來了很多親戚朋友,整個家裏都喜氣洋洋的。然而,我卻隻能在一旁默默地看著,沒有人注意到我內心的失落和孤獨。當客人們吃飽喝足後,我還要負責收拾殘局,將家裏打掃幹淨。

從那以後,父母對弟弟更是寵愛有加,把所有好吃好玩的都留給了他。而我,則繼續承擔著繁重的家務勞動,同時還要照顧年幼的弟弟。有時候,我會感到很累,但我知道自己必須堅強,因為隻有這樣才能生存下去。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我已經到了該上小學的年紀,但我卻隻能眼巴巴地看著其他孩子背著書包去學校,而自己則留在家裏。終於有一天,我鼓起勇氣向父母請求:“爸爸媽媽,我想上學,可以嗎?”然而,他們卻冷漠地回答道:“你這個賠錢貨,哪有錢供你上學!”我的心情一下子跌入穀底,淚水在眼眶中打轉。

就這樣,一直到八歲,我仍然沒有去上學。就在我以為自己將永遠無法接受教育的時候,村裏的老師來到了我家,他和母親在屋裏交談了很久很久。我不知道他們說了些什麼,但當老師出來時,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後來我才知道,老師說服了我的父母,讓我有了上學的機會。

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走進了學校,那裏充滿了歡聲笑語。但我發現,同學們都比我小,而且他們總是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甚至嘲笑我。盡管如此,我並不在乎這些,因為對我來說,能有這樣一個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已經足夠了。

那時,村裏的老師告訴我要努力學習,爭取考上大學,離開這個地方。他還給我講述了許多關於外麵世界的故事,那些新奇的事物讓我心生向往。從那一刻起,我才意識到原來除了我們這個小村莊,還有更廣闊、更精彩的天地等待著我去探索。。

於是從那之後我就一直好好學習,我的成績很好,老師也很看重我,在我讀二年級的時候,老師就讓我跳級,去讀四年級。

那個時候我很開心,雖然一開始學的有一些吃力,但是後來我的成績也慢慢好起來了。

後來小考的時候,我考的非常非常的好,老師讓我去市裏讀初中。

但是我的父母不同意,因為如果我離家這麼遠,家裏的活就要他們幹了。不過後來還是老師勸他們說在市裏讀初中,如果學習學得好的話,會有獎金可以拿,這樣可以減輕家裏的負擔,他們這才勉強同意了。

就這樣,我如願以償地去了市裏讀初中,但當我來到這個新環境時,我才意識到自己和其他同學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這裏的一切對我來說都是陌生而新奇的,無論是校園環境還是教學方式。然而,更讓我感到震驚的是,這裏的同學們來自不同背景,有著與我完全不同的生活經曆。

我發現那些女孩子也可以讀書,甚至他們家裏就隻有一個女兒,他們都可以被千嬌百寵著長大。這對於我來說簡直不可思議,因為在我的家鄉,女孩子往往被視為次要的存在,隻能早早嫁人或幫忙做家務。而在這裏,女孩子同樣有機會接受教育,追求自己的夢想。

在城市裏麵的家庭,他們從來都沒有重男輕女這一說,女孩子也可以讀書,可以做她們喜歡做的事情。這讓我看到了一種全新的可能性,一種我從未想象過的生活方式。

那個時候我就常常在想,如果我也出生在城市裏麵,會不會也會生活得很幸福。也許我不會過早地麵對家庭的壓力,能夠專注於學業;也許我能夠接觸到更多的知識和文化,開闊自己的視野;也許我能夠有更多的選擇和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但現實卻是殘酷的,我知道無法改變自己的出身,隻能努力適應這個新環境,爭取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