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南方地區(13)(2 / 2)

東山嶺的山體是由花崗岩組成。它在地殼運動向上抬升中,使花崗岩產生許多裂隙,經長期風吹雨洗、海浪拍擊破壞,形成各種形狀的石塊。東山嶺勝景,就是由這些奇形異狀的石塊崩塌堆疊、懸架而成的。著名的“東山八景”

是“七峽巢雲”“仙舟係纜”“蓬萊香窟”“海眼流丹”“瑤台望海”“冠蓋飛霞”以及“碧海環龍”。

唐宋以來,東山嶺留下頗多名勝古跡,有潮音寺、淨土寺、真武殿、望海亭、偕樂亭、文宗堂、鄉賢祠等。現存的人文景觀中最著名的是李綱祠。

阿裏山

阿裏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嘉義市東75千米,地地海拔2000米以上,和玉山山脈相玉山國家公園相鄰,四周高山環列,氣候涼爽,平均氣溫為10.6益,夏季平均14.3益,冬季平均氣溫6.4益。阿裏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西靠嘉南平原,北界雲林、南投縣,南接高雄、台南縣,阿裏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全部屬於國有林班地,總計麵積高達1400公頃。

阿裏山區的林相豐富,從亞熱帶的闊葉林到寒帶的針葉林都有。800米以下丘陵為熱帶林相,主要由相思樹、構樹構成。

樟樹、楓樹、楠樹和殼鬥科植為為主的暖帶林林相。1800~3000米左右的林相為溫帶林,紅檜、台灣扁柏、台灣杉、鐵杉及華山鬆稱為阿裏山五木在此大量生長,阿裏山的千年檜木群是目前台灣最密集的巨木群。3000~3500米主要是台灣冷杉,呈現寒帶林的林相。

多樣的林相造就了多種動物棲息的生態,在鳥類方麵,有栗背林鴝、酒紅195朱雀、鱗胸鷦鷯等中高海拔鳥群。還有台灣獼猴、赤腹鬆鼠、山羌、山豬等動物。阿裏山曾是台灣重要的林場,如今則是馳名中外的森林遊樂區;此地地勢高亢,空氣清爽宜人,夏季氣溫較平地低,故素以避暑勝地聞名。

1899年2月,嘉義辦務署石田常平氏依山胞傳聞,查訪發現阿裏山檜木原始森林。

1963年,為保護天然資源,林務局將阿裏山和玉山一帶39600餘公頃的“國有”林地,編為“阿裏山森林遊樂區”並擬定計畫逐年編列預算整建及維護。

1975年,台灣省政府將“阿裏山風景特定區”更名為“阿裏山森林遊樂區。

1995年台灣省政府核定“阿裏山森林遊樂區計劃”,麵積1400公頃,由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負責經營、管理、服務工作。

1999年林務局改隸“農委會”,成為“中央機關”,仍負責阿裏山森林遊樂區之經營管理、規劃建設及遊客服務工作,但名稱改為“阿裏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2001年7月阿裏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納入阿裏山“國家”風景特定區。

台灣日月潭

傳說中曹族有一對非常恩愛勤勞的夫妻,叫做大尖哥和水社姐,這對人人稱羨的夫妻平日以種植玉米為生。這天,他們如同往日頂著大太陽在田裏勞作,忽然間,地動山,緊接著天地一片黑暗。所有的人都叫了起來:“怎麼了,太陽怎麼不見了?”大家等了又等,仍不見太陽的蹤影,人們的心慢慢地籠罩在恐懼的氣氛中。

直到晚上月亮出來後,人們才趁著月色,趕緊完成白天未完成的工作,然而,不幸的事再次發生了,一陣天地動後,月亮也不見了。

大尖哥和他妻子背著簡單的食物,拿著火把,翻山越嶺尋找太陽和月亮。

經過一連數天的長途跋涉後,終於在一個大水潭發現了月亮和太陽,可是走近一看,竟然是兩條五彩巨龍正在水中把玩著月亮及太陽。大尖哥和水社姐愣住了,不知如何製服這兩條巨龍以奪回太陽及月亮。

正在發愁時,一位被巨龍抓來做雜事的老爺爺告訴了他們一個方法,那就是在阿裏山上藏有金剪刀和金斧頭各一把,唯有找出這兩件寶物才能製服巨龍,可是要找出寶物卻不是件容易事。

夫妻倆帶著鏟子奮不顧身地直奔阿裏山,一寸一寸地朝地底下挖去,終於找到了兩件寶物。夫妻倆帶寶物回到潭邊。將寶物朝水潭中丟去,隻見金剪刀以極快的速度衝向巨龍的腹部,致使巨龍肚破腸流,發出痛苦的哀嚎聲。緊接著,金斧頭也瘋狂地朝巨龍的頭上一劈,霎時,巨龍腦漿四濺、血流如注,兩條巨龍慘死在潭中。

正當夫妻倆苦想著要如何將太陽及月亮送回天上時,老爺爺再次出現了,除了恭喜他們除掉大害,並告訴他們隻要將巨龍的眼睛吃下,便可增長身高,把月亮、太陽放回天上去。於是大尖哥立即跳入潭中挖下巨龍的雙眼,夫妻倆各服一顆眼睛,瞬間,兩人成了巨人,便將月亮和太陽往上拋去,經過好幾次拋擲後,終於讓太陽及月亮又回到天空,而大地也恢複了正常。

從此,太陽和月亮曾掉落下的水潭便被稱為“日月潭”。而守護在旁的大尖山和水社山就是他們夫妻的化身。直至今日,曹族每年都會在潭邊舉行“托球舞”,以感念他們的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