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鏑出去,杜中宵對李璋道:“馬鏑所,是否可信?現在中京道實情如何?”
李璋道:“依這些日子查探的情報,馬鏑的基本可信。耶律洪基把契丹精兵全帶到了幽州,中京道並沒有多少兵馬。僅有的守城軍,多是些地方軍隊,並不是契丹主力。除了馬鏑,現在馬、劉、趙三家子弟,很多都在中京道為官。他們一起獻城,是擋不住的。”
杜中宵點零頭,又道:“此次契丹南下,契丹傷筋動骨。中京道的糧食儲積是否足夠?”
李璋搖頭:“幽州本來就沒多少存糧,很多糧草,實際是從中京道運來的。現在的中京道雖然不似幽州那樣慘,存糧也不多,好壞還有糧種罷了。”
杜中宵道:“如此來,我們大軍北上的話,還是要自己帶糧草。那裏多山路,運糧不便,倒是麻煩。如果大軍北上,還是要用百姓運糧。”
想了好一會,杜中宵斷然道:“不管了。這樣的機會,錯過再難碰上!我明回京,稟報聖上,準備大軍北上,占領大定府!隻要占了大定府,契丹就沒有機會再起了。”
李璋道:“朝中幾位宰執,也是同樣的意思。不過,李太尉,幽州實在征集不起糧食,隻能從汴京這裏調糧。汴京缺的糧食,再從京東路和兩浙和江南路調來。糧食隻能越幽州,再向北就隻能靠人背肩扛,極是不容易。”
杜中宵道:“豈止如此。幽州的民工去年都做了簽軍,大多死在戰場了。運糧的民夫,還要從中原征集。如此一來,需要的糧食不是數,而且馱畜也需要糧草。”
站起身來,杜中宵來踱步。過了一會,轉過身道:“告訴李複圭,不惜代價,征集足夠的糧食越幽州去。向北道路不便,這次的糧草,並不一定比年前一仗更少。”
李璋叉手稱諾。拱手告辭,騎快馬回京城去。萬勝鎮離著開封城有段距離,回城就黑了。
到了晚上,杜中宵設了酒宴,請馬鏑飲酒。考慮再三,沒有把馬鉉叫來,而是讓孫鵬前來陪酒,了馬鉉現在的情況。馬鏑到底沒有真正獻城,馬鉉還不到感受好處的時候。
第二一早,杜中宵便與馬鏑一起,快馬回到京城。進城的時候,剛到中午。杜中宵沒有回家,直接到了樞密院。吩咐人安排了馬鏑,回到自己官廳。
不多時,田況、曾公亮兩人進來,向杜中宵行禮。
各自落座,杜中宵道:“昨日馬鏑到了萬勝鎮,是中京道多州獻城。昨夜我詳細問了,此事應該可信。這是大事,所以今日急著回來。你們覺得,此事如何?”
田況道:“大定府以南幾州多山地,運輸不便。若是有人獻城,大軍快速通過,少運許多糧草。這是好事。那一帶山路崎嶇,若數十萬大軍出擊,糧草著實是問題。”
杜中宵道:“糧草其實少運為了多少,一路上契丹人沒有存糧,還要從中原運去。不過,他們一旦獻城,大軍就可以直接兵臨大定府。契丹的皇室、王公等等,大多聚在那裏。能夠快速出擊,把這些人一網打盡,契丹就徹底垮了。不過這一戰,運糧的隊伍,要比軍隊本身多上數倍。”
曾公亮道:“去年幽州一戰,便就有數十萬人運糧。若今年再次招集人運糧,隻怕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