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我的大二,乃至更遙遠的日子裏,我還會有更多的約定,與他的約定,與未來的約定,與幸福的約定……我都期待著……我期待著成長。成長帶給我的痛,我的傷,我的淚水,我的開心,我的回憶……以及所有這些年輕承載的種種美好……
大漠
2008年6月14日夜於北京
3、拯救
至於為什麼要用這個題名作為這篇雜感的題名,因為許多……許多許多的情不自禁讓我卷入了“拯救”的漩渦。許多時候,我會喜歡這些看起來有些沉重的詞彙,“拯救”、“回首”、“墮落”、“矛盾”、“難堪”……這種沉悶的字眼似乎不應該是一個二十歲的小姑娘應該經常掛在嘴邊的,但它們卻真真切切地在我腦海中閃現。所以,我要拯救,拯救我回歸的靈魂。
每個夜晚來臨的時候,我就會平靜了許多,我疲倦的身體也似乎會跟著白日的陽光一起沉澱下來。我會在這樣一個浪漫的時刻裏深深地自省,回憶我一天的行程、得失……我會記起小六子的話:記得好好吃飯。再平常不過的一句話,卻會讓我溫暖半天。讓我更加堅信人靠信念支撐,奇跡因愛而存在。我也會憶起他的音容笑貌,他的那些平常的話,在漆黑的夜裏,我會偶爾的想一下,祭奠一下那些逝去了的歌,然後再開始寫作、上網、學習……劉震雲曾經說過:上帝既然給了我們光,我們再來浪費電是不對的。但是我好像是個極其貪婪的女人,我既喜歡白天,又喜歡黑夜。白天的陽光好明媚,夜晚的夜色好嫵媚。我突然奢望自己是個不眠的女人,可以擁有白天又可以擁有黑夜。我希望我是《超市夜未眠》中的本·威利斯,我奢望我擁有這樣凝固時光的能力,可惜我是個生活睡眠作息習慣正常的人。
張愛玲在她的《紅玫瑰與白玫瑰》中曾經有一句經典台詞:生命中最痛苦的事情不是沒有邂逅玫瑰,而是麵對兩支同樣精彩的玫瑰,要麼全部失去,要麼必須選擇其中一支。選擇是痛苦的。我以前之所以一直猶豫彷徨就是因為我舍不得放棄一些東西,舍不得去做出一個果斷的決定。我什麼都想要,可是到頭來我卻是什麼都得不到。人生的錯誤莫過於堅持了不該堅持的,放棄了不該放棄的。而人生最大的錯誤是連一個堅持與放棄的決定都沒有做出選擇。
有時候,我會喜歡跟有經曆的朋友聊天,聊到深情處,不禁會抹兩把眼淚,然後我會有衝動去拯救他,但是我又立馬理智地控製住了這份衝動,因為我會立馬在腦海中閃現:我拿什麼拯救他,我的朋友。我自己似乎還在雲裏霧裏,我拿什麼去幫助別人呢。回到家裏,我就會等待自己沉澱下來,仔細整理一下我雜亂的思緒:要救人,請先自救。首先是我自己先完美起來,然後,我才有能量和說服力去拯救他人。
忘記了是從哪裏看到了這樣一句話:一個遊戲怎樣子開始象征著一個人的眼光,而一個遊戲怎樣子結束則象征著一個人的品位。我是絕對地讚同這句話的。因為我相信人的一切都是由思維來支撐的。我要改變現實的第一步應該是打造自我超前的思維:深遠的謀略跟有品位的思想。
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而一個人的習慣成就了一個人的性格,一個人的習慣又由一個人的行為組成,一個人的行為分散於生活中就是他的言談舉止、音容笑貌、一個人的風度與氣質。細節,是細節決定了一個人的成敗。大到生活作息,小到接人待物、與人相處,所有所有這些生活的瑣碎都有待於我仔細地整理與思考……
學藝術的餓時候,我總是聽到老師說一句話:不夠整體或是不夠嚴謹。其實,這就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極端,像“對”與“錯”、“是”與“非”一樣,它們同樣是一個矛盾的兩個方麵,整體是一方,而嚴謹也就是細節是另一方。如果把這兩個方麵處理好了,便是一幅優秀的作業。而對於我們人生而言,也似乎是一張白紙,自從我們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便開始往上麵構圖、起草、鋪底色、上色調、找細節、深刻畫,最終交給了這個世界一幅自己的作品。
今晚的大漠,不再彷徨。
大漠
2008年6月14日夜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