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膽
隨著海水的流勢,一個“毛栗子”在慢慢地滾動。海底怎麼會出現“毛栗子”?還會動?要是你真這樣想,那可就大錯特錯了!球球是地地道道的動物,一隻年輕的海膽。
球球喜歡棲息在海藻豐富的礁石間,有時,它還會躲在泥沙中或珊瑚礁中。球球家族喜歡背光的環境,習慣於晝伏夜出。球球依靠棘刺來抵禦敵人的侵襲,看上去“威風凜凜”,因為這個緣故,球球走路總是橫衝直撞的,一點兒不當心。
“要保護好你的棘剌!”海膽爺爺諄諄教誨球球。“我們的刺是中空的,很容易碎。”
“啊,原來就是用來嚇唬人的呀!”球球看上去很沮喪,“那我遇到危險,就趕緊逃吧!”
球球繼續移動自己的管足和棘刺,慢慢地在海底漫遊。球球的管足在運動時可以抓緊岩石,這點和海星相似,而位於底部的棘刺則是用來抬高它的身體,幫助它隨意運動。“注意!海獺!”海膽爺爺悄聲提醒球球,“它會撬開你的硬殼!”
球球嚇得一溜煙逃了。虛驚一場的球球肚子裏早就咕咕叫了,看到一條“肥壯”的海帶在麵前搖曳,狠狠咬下一大口,真香呀。
海豚
海豚有著溫順可親的脾氣和聰明伶俐的頭腦。麵對人類時,海豚既不會東躲西藏,也不會張牙舞爪,所以,它們是人類最要好的海洋動物朋友。
小海,海豚家族中普通的一員。在海麵上,我們經常會看到小海高高地躍起,瀟灑地落下。這並不是因為它淘氣好動,而是它在換氣。生活在海洋裏的小海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可以自由地潛入大海,每一次換氣隻可以使它在水下維持二三十分鍾。小海家族一般棲息在淺海,很少遊到深海去。在進行不同活動時,也會選擇不同的地方。比如,休息或玩耍時,它們聚集在靠近沙灘的深海;捕食時,則出現在淺水或岩石較多的地方。
小海家族采取的是群體捕食的行動,在整個行動過程中,每個成員都有自己明確的分工。有的負責組織包圍圈,充當阻擋獵物的障礙物,有的則充當把獵物趕入包圍圈的“司機”。這種聰明、有效的捕食方法總能讓它們吃到不錯的食物。
今天的捕食行動開始了。
小海的“司機”角色扮演得非常出色,它成功地把一群墨魚趕入了包圍圈。然後,小海找準一隻墨魚將其驅趕到幹淨的沙地上,像打棒球一樣用嘴部擊打墨魚,最後墨魚“墨”盡而亡。
有時候,海豚發出的聲音就像動聽的歌聲。所以,人們把能唱出海豚聲音的歌聲稱為“海豚音”。其實,海豚不僅能通過聲音唱歌,還能通過聲音辨認同伴的名字。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海豚在出生後頭幾個月裏就擁有獨特的“署名叫聲”,而這種叫聲就是海豚間用於個體識別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