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並不孤獨 (1)(1 / 3)

1 金融服務

沒想到李婉鈺這麼快就和餘政憲如此“水乳交融”,江彬反覺得陷入了被動。為此,江彬決定引入競爭,上市中介又不是就大野證券一家,必須讓餘政憲感受到壓力。

這次,江彬首先想到了老同學殷琪。

同學的情分和意義是深遠的,江彬和殷琪的同學關係非同一般。當年兩人不僅同處一室,還有過許多共同的夢想,在學校一起組建過財經社團“財商天下”。

殷琪父親是老幹部,前市委秘書長。殷琪畢業後先被分配到市政策研究室,半年後被調到秘書處給市領導當秘書,又過半年,就做了市長的專職秘書,而市長是他父親的高中同學。這些工作調動看似平常,實際上是他父親的精心安排。殷琪很快領悟父親的良苦用心。他發現秘書在中國是個奇特行業。秘書往往充當領導大腦,有的領導如果沒有秘書撰的稿子根本沒法發言。秘書可以充當領導喉舌,領導不方便講的話,秘書講出來就沒有太多顧慮。當然,給首長當秘書最大的好處是升官快。殷琪在當秘書期間果然獲益匪淺,各種為官之道漸漸熟諳。他與各地首長也加強了聯係,此人擅長跟首長及其子女的關係保持火熱,而且盡量給他們創造發財的機會。都是凡人,凡人免不了都會生貪念,而且貪念過後,都通人情。領導拿了他送的東西,他心裏就踏實了,因為隻要這話一說出口,托領導辦的事保準有戲。

90年代外貿越來越火,殷琪不久就被派往該省駐香港的窗口機構任總經理助理,後升為副總,從此他與過去結交的高幹子弟的合作更加緊密,尤其在汽車批文和紡織品配額的合作中,一起賺了不少。幾年後國內金融係統日漸紅火,殷琪又想與時俱進,於是江彬引薦他到了海波證券當了投資銀行部副總,在蘇震清麾下效力。

殷琪剛進入海波證券時,蘇震清讓他去處理公司投了5000萬人民幣的一筆爛賬,該公司隨時可能垮掉,所以能收回多少算多少。殷琪很有手段,他發揮了自己的政府公關優勢,去幫這家公司申請上市,而且很快幫這家公司拿到了上市指標。拿到上市指標地位就大不一樣了,各路中介機構紛紛前來拉生意,經過反複斟酌,殷琪選定一家實力背景都很一般的地方性券商。因為殷琪知道其中有詭計,怕券商背景太硬了,日後惹出事來,不好收拾。

隻要是有預期利潤的地方,投行人士是最愛的。把它接收過來,然後包裝一下,經過信用評級,作為所謂的優質資產和理財產品賣給基金,大眾去買基金。大眾買基金就是希望20年後自己的資產翻個四五倍,投行當然同樣希望賺錢,它可不會等20年,它讓一點利,然後迅速把未來的利潤變現。時間成本由大眾來承擔。

那家券商的何總相當積極,殷琪讓公司對何總熱情,但又不做最後確認,故意吊人家的胃口。為了將戲演得逼真,有一次公司老總出差到上海前打電話通知何總安排機場接機,等到何總一行人開著奔馳趕到機場,卻發現公司老總被另一家證券公司的人簇擁上了車。

見時機成熟,殷琪讓公司和何總開始談判,條件是何總要幫公司安排一筆5000萬人民幣的貸款,用作流動資金及支付中介機構的前期費用。何總的回報是:高達10%的年息,而且公司上市時,這5000萬貸款可以優先獲得原始股認購權。最後幾經討價還價,貸款額減為3500萬元人民幣,由何總出麵擔保。拿到貸款後,按該公司與殷琪事先達成的協議,海波證券先提走了2500萬,剩下的1000萬也還給了其他早已虎視眈眈的債主。上市自然泡湯,因為公司從來就沒有認真準備上市過。

後來殷琪離開海波證券,在香港籌建了金融公關公司,專門做內地民營企業赴港交所上市的業務,近幾年他的隊伍在廣港之間日漸活躍。錢已賺得差不多了,殷琪卻越發好“名”了。半年前,瘋子財經作家郭某某寫了一本書,書中大談他的郭氏套利模式,號稱可以將香港恒生指數玩弄於鼓掌之中。書出版前,郭某某找殷琪寫一個友情書評,殷琪寫完稱讚郭某某賺錢的敏銳眼光的書評草稿,卻被江彬打了回來。江彬根本不相信郭某某是這麼賺錢的,書中完全不顧專業,胡亂浮誇,日後郭某某要是出事了,給他寫過書評的人也會引來麻煩,其中風險尚難評估。果然沒過多久,郭某某就因金融詐騙被香港檢方起訴了,連帶不少曾捧過他的社會名流丟盡臉麵,殷琪僥幸躲過這個麻煩。殷琪覺得欠江彬很大的人情,一直想有所回報,見江彬正推動南海商網赴港上市,他感到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