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青雲山的大雪還沒有停下的意思,晨鍾聲響起,子昭也睜開了眼睛。
子君伸了個懶腰走出房間,從他們儒家弟子居住的靈彙院出來時,觀中的儒家和道家的弟子已在忙裏忙外。
在青雲觀的大廳裏,儒家的幾位先生正寫著對聯,觀中的幾個道家弟子和儒家弟子也在一邊觀摩著,子君看著這麵前的美好由心而生的微微一笑。
儒家和道家的弟子們早上給自己的師父長輩拜了年,在各自的房門前貼了對聯,午飯過後,就各自開始為除夕的晚宴忙碌。
此時,姬樺誠與自己的母親,還有自己的哥哥進入了道觀。
待姬樺誠與自己的母親處理完事情之後,便約著誠然和子昭出了道觀。也是這一出門,讓本來不信鬼神之說的子君,信了邪。
幾人在道觀門前的這條街上逛了逛,便順著一條小路到離道觀不遠處的一個集市上。而這條集市,比道觀門前的那條街更為熱鬧。不僅有賣各種雜貨和小吃的商販,還有舞龍和舞獅的隊伍,另外還有許多表演雜役的戲班。
人群最多的地方是一家酒樓,三人見到之後,也很是好奇,於是,便擠了過去。隻見酒樓門前有一個架子,架子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燈籠,每個燈籠上麵都有一個燈謎。若是猜對了一個燈謎,便能得一個燈籠或者酒樓內的一些特色菜和糕點。
誠然摸著下巴,嘀咕道:“師兄他們都很久沒下山了,要是能帶些這裏的糕點回去就好了。”
誠然說完,於是他和姬樺誠便齊齊轉頭看向了身旁的子昭。
子昭看到了兩人的反應,便做出一副無辜的樣子說道:“你們兩看我幹嘛?我可什麼都不會啊。說完便想從人群裏逃走,此時,被誠然又抓了回來。
誠然一副不懷疑的樣子,到子昭的身邊附耳說道:“子昭師兄,聽說你是越泱書院的大弟子,要不,就靠你了?”
子昭有些無奈的走到了燈籠架子前,開始猜起了燈謎。
此時,在酒樓的對麵的一條小巷中,一個腰間掛著葫蘆,頭發淩亂,看起來大概隻有三十多歲的道人躲在暗處看著他們。
子昭從第一個燈籠開始順著猜,一連猜中了二十多個燈謎,引得眾人連連驚歎。當看到一個燈籠上燈謎寫著“人到暮年倍思鄉”,旁邊有一行小字寫著“謎底為兩藥名”時,子昭有些犯難。
想了一會兒,喃喃道:“人到暮年,應是白頭老翁,倍思鄉,鄉是出生的地方。”
而後,轉頭問站在一旁的誠然道:“你最近不是在跟著學醫嗎?有沒有藥名是與‘白頭老翁’和‘想念出生的地方’是有關的藥材?”
誠然托著下巴,思索著嘀咕道:“白頭老翁的話,應該是一味叫‘白頭翁’的藥,而想念出生的地方……想念……”誠然思考了一會兒,突然想到了什麼,說道:“對了,懷生地!”
而後,子昭舉起燈籠,大聲說道:“白頭翁,懷生地。”
聽到謎底的掌櫃拍手說道:“好,真是不錯!”而後便轉身,指著子昭已猜中取下的一堆燈籠,繼續說道:“不過小友,你今日已猜中了那麼燈謎,不如,就先自此作罷,也給其他人一些機會。你看如何?”
子昭瞟了眼站在身旁的姬樺誠與誠然,此時,誠然附耳過來,小聲說道:“可以啦,我們回去吧,時間也不早了。”
子昭便行了禮道:“既然掌櫃已如此請求,那晚輩便不再繼續了。”
“那小友便請隨我來。”而後,掌櫃便帶著子昭、誠然和姬樺誠,向店內走去。此時,在暗處躲著的那名道人,捏了個訣變出了一隻小鳥,低聲說道:“跟著他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