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鬼穀子注魂守劍(1 / 2)

自盤古開天,女媧造人,三皇五帝初定人倫,夏禹商湯初定國製,及至春秋戰國,紛爭不斷,時有衛國人王禪,心懷蒼生,修的一身醫術,一日入山采藥偶遇一騎黃牛老者。老者留王禪於此山此穀五十年,傳於王禪《風露六十法》,以此山此穀為名,取道號鬼穀子,彈指間五十年已至,黃牛老者表明身份,原是道家太清道德天尊,日與玉清,上清二尊對弈為樂,偶窺凡間,見王禪根骨清奇,該有師徒之宜,於是降下凡間,天上一天,地下一年,如今已五十日矣。走時,天尊神色凝重道:“凡人間六十年後,東海蓬萊島外三百裏,當有上古神劍現世,若凡人得之,心魔反噬,魂魄不存,可化為魔神,禍害人間,非有緣人不能破之,而到時可自去蓬萊取之”。

王禪聞言大驚:“既是如此,那劍如何取得”?

太清微微一笑:“我算的人間,兵禍在此,百年後自由皇者現。汝取劍後,可與人間遊走,若見白色巨蟒,可與劍立與其旁,不出數百年,天地皇者現身必取而斬蟒!切記,不可落於凡人之手”!言罷架青牛而去。

此後六十年,鬼穀子,自居於鬼穀中,偶出穀與人治病,其所治著,無不是世間絕症,不收分毫,世間以為神,設廟搭拜,於是鬼穀子收徒數十人,有蘇儀、張秦、龐涓、孫臏、商鞅、毛遂、甘茂、樂毅、範雎、蔡澤、鄒忌、司馬錯、黃石、公孫衍、李牧、魏僚、李斯、徐福等,教以兵書謀略,縱橫辟闔之道。又收無方子,無良子,無果子,無我子四人修以道術。

轉眼六十年至,鬼穀子深知此劍關係重大,親往蓬萊取劍,誰知此劍名為神劍,實乃邪劍,此劍將出,凡間妖魔震動,具往圍之,鬼穀子親斬七十二妖王,三十六魔神,氣魄將散,方才取劍。不料取劍之時,劍上一陣耀光而出,直衝天際,鬼穀子粘法結症,方才保住氣魄不散。可憐方園四十裏生靈,具化為齏粉。越莫兩個時辰,無方子、無良子。無果子、無我子四人禦劍而至。鬼穀子疾呼取劍,無果子率先而上以青布裹手,方才得劍。

鬼穀子自知已受重創,不久而逝,於是告誡四人一番,便闔然而逝,四人合力保住鬼穀子魂魄不散,封於劍中,以為劍魂。未幾,於西方大澤中尋到白色巨蟒,立劍與旁。白蟒已通靈,知此劍乃其死敵,便死命向東而逃。其進一步,劍已進一步,其退一步,劍亦退一步,及至百年,白蟒吸神劍之精華,化為人形,認劍為親。形影不離,又至三百年,妖功大成,索性以劍為兵,取名“誅神”!

而自鬼穀子仙逝,四大弟子,便分散揚彪,無良子,尋人間富貴,以為凡間國師,無方子喜人間煙火,隨消失於江湖,不知所蹤,無我子一心成仙,醉心修煉,而無果子,則開宗立派,於中南山創道仙閣,收徒數十人,立誌除妖降魔。四百年後與蜀山劍閣,小雷音寺,飄渺閣,並稱中土四大名門。

四百年後,河北冀州陳家,此家乃河北第一修煉世家,其祖為道仙閣弟子,天資聰穎,道法其高。為當代掌教極為重視,欲以掌教之位相傳,後因下山遊曆識一女子,而自願退教,從此浪跡江湖,經過冀州,恰逢其妻待產,而於此處安家,從此子嗣不絕。此時第七代家主陳閑正於堂中見客,忽有管家陳旺來報,門外有道仙閣三名青衣道士奉師門之命前來有要事相商。陳閑一聽,急忙辭了客人,出門相迎。

隻見三個青衣道士,見了陳閑具以道禮相見,而陳閑也回了一禮,請客人堂上就坐,並奉上香茗,客套一番,便入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