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軍中可謂人才濟濟,其中的佼佼者就有謀略人才郭嵩燾、左宗棠、李鴻章、李鴻裔、薛福成、錢應溥等人;作戰人才彭玉麟、楊載福、李元度、唐訓方、李榕、吳坤修、黃潤昌等人;軍需人才李瀚章、甘晉、李興銳等人;文書人才羅萱、程鴻劭、孫衣言、黎庶昌等人;吏治人才李宗羲、洪汝奎、趙烈文、倪文蔚、方宗誠等人;文教人才吳敏樹、莫友芝、俞樾、吳汝綸、張裕釗等人;製造人才李善蘭、徐壽、華蘅芳、容閎等人。
但最傑出的,真正稱得上是曾國藩的“黃金搭檔”的,無疑首推胡林翼,次之是左宗棠與李鴻章。
1.“黃金搭檔”之胡林翼:湘軍二號人物
在臨終前一年,曾國藩曾與心腹幕僚趙烈文討論成功之道。兩人共同的認識是,湘軍將帥的團結,並推胡林翼為第一人。
胡林翼最初的官位要比曾國藩低很多,但他卻是湘係將帥中第一個掌握實權的人。曾國藩費盡心機甚至不惜向朝廷攤牌也得不到的巡撫之位,胡林翼卻很快就得到了。而且,憑著他與滿人出身的實權派湖廣總督官文的關係,憑他手下掌握的將帥、財餉等資源,如果他不支持曾國藩,曾國藩是絕對不會有後來的成功的。所以曾國藩推胡林翼為第一是發自內心的。
尤為可貴的是,胡林翼雖然最早取得巡撫之權,但卻甘居曾國藩之後,事事推曾國藩為第一,不但多次上奏為曾國藩請命,而且還一再對曾國藩的謹慎風格提出忠告與批評,讓他不任封疆不出山。胡林翼還直接通過官文為曾國藩謀四川總督一職。這些都使曾國藩感激不已,銘記於心。
胡林翼,字貺生,號潤芝,道光十六年(1836年)進士,改庶吉士,道光十八年(1838年)散館,授職翰林院編修,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捐升知府,分發貴州,曆任鎮遠、黎平等府知府。其父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其嶽父陶澍為兩江總督。年輕時,胡林翼曾一度過著頗為放蕩的貴公子生活。但自其嶽父、父親相繼去世,仕途又遭挫折之後,早年所受的程朱理學教育和陶澍的名臣榜樣,在他身上發揮了愈來愈大的影響,從而使他決心要成為名臣,留名後世。因此,史書上亦將他稱為“從豪傑到聖賢的人”。
胡的轉變很耐人尋味。相傳他與陶澍之女訂婚之初,陶夫人竭力反對,但陶澍不聽她的話。到結婚之夕,四處找新郎不見,後來探知他在妓館買醉,連忙派人把他找回,新郎已爛醉如泥,草草扶入了洞房。親友賓客無不嘖嘖稱異,怎麼新郎這時候還去同妓女鬼混呢?陶夫人更是埋怨丈夫不該要他做女婿。陶澍百般勸解,並說:“胡家少爺將來是國家棟梁,前途不可限量,他的功名事業皆在老夫之上,夫人切不可小看他。他將來擔當大事,一定不會糊塗的。”
胡的事業轉折點,出現在他捐任知府之後。盛行於清代末年的捐官辦法,造成了製度敗壞與吏治貪下,最為清代政治上的大弊。然而,正因為有這種辦法的存在,胡林翼才得以由一個待補缺的七品內閣中書,一下子超擢為四品知府。要不然,胡林翼在仕途的淹蹇沉滯中,還不知道要等到哪一年才有出頭之日呢!
胡林翼在陝西賑災案內援例捐納知府,照例可以自行指定前往候補的省份。當時胡林翼所自行指定的,是貴州省。貴州素稱地瘠民貧,服官者視為畏途,而胡林翼居然自請指分貴州,時人大感意外。
胡林翼年譜中亦說,胡林翼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將往貴州候補之先,“偏謁先祖,誓不取官中一錢自肥,以眙前人羞”。可見,胡林翼之所以要指名貴州,正是希望借貴州之貧瘠困窮及政多出錯,來磨煉他自己的誌節。由於他的這種抱負,到貴州不久之後,他的事業便蒸蒸日上。
胡林翼在貴州7年,政績卓著而致政聲大起,既得上司之倚重,又承皇帝之垂注,理應一本初衷,繼續留在貴州服務才是。但是就在他奉調為貴東道之後,卻向本省當局一再稟辭,請求體念老母年高及自己因心勞力絀而百病叢生,懇允放歸故裏。
恰在此時,太平天國運動已在湖北、湖南等地興起,清軍所向潰敗,湖廣總督吳文鎔指名奏調胡林翼前往湖北,已奉皇帝允準。於是,胡林翼就在1854年,率領他自己所訓練的黔勇600人,奉母湯太夫人自貴州回湖南,加入了征討太平天國運動的行列。自此以後,他的事業邁向了另一個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