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一台電腦最方便的辦法當然是從隨機軟件和資料開始,張樂行首先把目標放到了隨機軟件之上。順手從軟盤盒內把隨機軟件一張張抽出來仔細看,這時候的軟盤還是5英寸的大盤,根據軟盤上的標簽來看,這堆軟盤中包括兩張AppleDOS盤、一張VisiCalc電子表格軟件、一張看起來像是字處理軟件的盤,讓他沒想到的是居然還有幾張遊戲盤,真不知道這電腦怎麼買回來的。
按照習慣張樂行先試了一下遊戲盤,畢竟現在還隻是80年,遊戲畫麵那是非常的簡陋,看慣了後世絢麗遊戲畫麵的他,乍一看Apple-II上簡陋綠色柵格構成的遊戲畫麵還真不習慣,好在這裏麵居然還有一個貌似有些熟悉的遊戲《HEADON》,雖然畫麵是非常簡單,但玩起來卻有一種吃豆子的感覺。
簡單研究了一下遊戲盤後,張樂行又把AppleDOS拿出來研究。這係統相當古老,靠著隨機手冊,張樂行才搞明白這時候列目錄的命令不是DIR,而是CATALOG,而且AppleDOS操作係統還比較簡陋,能實現的功能不多,就連目錄也不支持,文件管理功能也基本等於沒有,實質上隻能算是個磁盤操作的接口而已。張樂行記得似乎還要過幾年才會出現一個功能比較強的ProDOS,那時候蘋果II上才算有了真正的磁盤操作係統。
簡陋的AppleDOS,陌生的命令行,讓張樂行終於受不了了,他想起自己曾設計過的那個操作係統來,依靠前人的經驗教訓和眾多網友的熱心支持,這套曆經多次優化的操作係統可以說是蘋果II上功能和性能最強大的。雖然經過這麼久,但長達三十六次的優化讓張樂行對操作係統的源代碼記憶猶新,既然眼下有時間,手頭的AppleDOS又不好用,張樂行決定馬上動手寫出來。
完整的源代碼比較長,經過最終優化後的核心代碼有大約1500行,張樂行認真回想了一下,熟悉的代碼很快從腦海中浮現出來,他呼了一口氣,開始按照記憶錄入代碼。兩個多小時過去,代碼的輸入完成了,張樂行認真核對一遍並修改了幾處打錯的地方,感覺應該沒什麼問題了於是馬上存盤,然後將軟盤的引導區作了修改,以便軟盤啟動後能順利引導新係統。
重新啟動電腦,張樂行趁著係統啟動的空隙,揉了揉有些酸脹的胳膊,動了動有些僵硬的手腕。身體活動開了,新係統也讀完盤開始啟動,很快屏幕上出現了一個“LOGIN:”的提示符,張樂行輸入默認的用戶名和密碼後,一個嶄新的命令行出現了。
這個新的操作係統是根據後世常見的一些磁盤操作係統來設計的,可以支持磁盤、支持層次型目錄,提供文件管理功能,有內存調度功能,還能實現多任務(例如在運行文字處理軟件時需要某些數據,可以通過駐留的管理程序調出需要的其他軟件,查出來後又可以切換回文字處理軟件)。不過現在係統功能還不完整,暫時隻完成了內核部分的代碼,還需要增加一些輔助程序,而且試運行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小Bug,看起來也許是模擬器和實機有差距的緣故,係統還需要做進一步的調試和優化。不過這款操作係統名字張樂行倒是已經想好了,打算用好事者們起的那個名稱Kylin。
凝聚著眾人心血的Kylin係統穿越了厚重的時空,出現在這個蘋果II還是如日中天的時代,張樂行的人生也開始有了細微的變化。
接下來的日子裏每天的行程都安排的很緊密,張樂行天天泡在電腦室,上午的時間用來優化調試操作係統和為操作係統增加一些輔助程序,下午的時間則用來指點趙叔使用蘋果II和翻譯《BASIC使用指南》。一個星期過去,張樂行的操作係統Kylin基本完工,趙叔也學會了蘋果II的初步操作,還能利用蘋果II上的ROM-BASIC編點簡單程序,當然寫代碼的時候常常還需要看看張樂行寫的手抄簡化版BASIC使用手冊。
“樂行,不錯嘛,這才個把星期就弄出一本手冊來,趙叔會用這新機器可全靠你呀。”趙叔邊翻BASIC手冊邊感謝我。
張樂行對趙叔擺擺手,謙虛道:“沒什麼的,我其實也是看了隨機資料才寫出來的,那上麵其實挺詳細的,我隻是撿重要的地方翻譯了一下而已。”。
“我覺得你挺不錯的,起碼比廠裏那兩個大學生有本事多了,他們就啥也弄不明白。”趙叔笑著說道:“我看你挺喜歡計算機的,有沒有興趣過來幫趙叔的忙。”
“趙叔,這能行嗎?我才多大,廠裏能讓我進?”張樂行心裏很高興,嘴上卻故意表現出一些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