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真的!”張樂行激動的一把拉住虞博士的手,“我可是對您久仰大名啊。”
張樂行知道虞博士是他眼前所能把握的最好機會,如果就這麼放過去,下次還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於是開始努力和虞博士攀談起來。張樂行盤算著虞博士既然是搞微型計算機培訓,那應該對微機方麵的話題感興趣,在介紹過自己的名字後,兩人的談話從微機的發展開始了,沒想到卻引出了虞博士這幾年的經曆,也許虞博士也有心向人傾訴,這次隻不過恰逢其會而已。
“當年我加入英特爾的時候,英特爾已經推出了一款微處理器4004,這款處理器最早的雛形其實隻是為了給一家日本公司的計算器使用。後來處理器芯片越做越小,性能越來越高,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它到底能做什麼呢?其實不止我一個人在想,整個工業界都在想。”
“1975年一家名叫MITS的公司推出了牛郎星8800,這應該是第一台比較成功的微電腦,1976年又有人用簡單的微處理器發明了第一代電視遊樂器‘Pong’。我突發奇想,認為微處理器最大的潛在市場應該是‘家用電腦’,這是每個家庭都能接受的產品。”
“你想想,全美得多少家庭,有萬分之一買家庭電腦,就能賣出多少微處理器和存儲器啊。而全球有數十億人口,這完全可以解決數百萬顆微處理器與存儲器的出處。”
“我和公司內部的一些人討論這個想法,不過他們多半不感興趣,在他們看來微處理器隻能用在工業控製這個正途之上,根本就沒考慮微處理器可能有更多嶄新的商業用途。隻有一個朋友被我說動,一起為了這個虛無縹緲的目標努力。我們整天在紙上規劃,在腦海中編織著家用電腦的夢想。”
“漸漸的我們不再滿足於把自己的想法僅僅停留在紙上,於是開始考慮創業的問題,很快我順利籌到100萬美元的起步資金。77年1月,我帶著自己的夢想離開了英特爾,注冊了自己的公司VideoBrain(意為控製影像顯示的大腦),開始設計心目中的家用電腦。當時我的老上司安迪·葛魯夫並不支持我的離去,他很懷疑是否真有家用電腦的市場,建議我最好步步為營,現在回想起來他還是對的。”
“虞博士,我真的挺佩服您當初的創業激情!”張樂行說道,其實他心中更佩服的是虞博士的勇氣。張樂行記得家用電腦的市場應該是在1992年多媒體出現後才開始發展壯大的,在那之前膽敢涉足家用電腦市場的,差不多是進一家敗一家,就連藍色巨人IBM也在這上麵遭遇到滑鐵盧。虞博士能在1977年就開始,除了勇氣,他再也想不出其他的形容詞來。
虞博士接著說道:“當年確實很有激情,在大家的一起努力下,我們很快就設計出自己的產品,名字和公司的名一樣,也叫VideoBrain。為了提供最好的影像品質,這部家用電腦配置了專用的圖像處理芯片,所有的軟件存儲在隻讀存儲器裏,就像現在流行的雅達利遊戲機的卡帶一樣。我們最開始提供的軟件有電腦跳棋、BASIC語言、財務管理軟件,甚至還能連接那些電腦資料庫。這些功能在微型計算機上做起來很困難,這些軟件在做出來之前,有些人還一直認為是不能實現的神話。”
“我們當年給這部家用電腦設計軟件的時候真的很困難,剛開始還沒有BASIC語言,我們的軟件設計師們隻能用組合語言(彙編語言)來開發軟件。那時候軟驅主要還是用在大型機上,為了存儲編好的程序,我們隻能用上了錄音磁帶。沒想到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我們居然完成了十多款軟件,現在回想起來都讓人有點不敢相信。”
“到了78年上半年,我們感覺自己準備的很充分了,於是在那年的芝加哥消費性電子展上展出了我們的心血結晶,我們把它稱之為‘有史以來第一部家用電腦’。就是那一次,我看到了蘋果公司的蘋果II,也第一次見到了喬布斯。在展會上,我們收到了不少訂單,我和創業夥伴們當時很有一種意氣風發的感覺,成功仿佛就在眼前。”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