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下統一(大結局)(3 / 3)

“聖上的確再興了漢統,千古之下,唯一帝耳。”宋缺說著,時至今日,這十年來,楊宣凝橫掃外夷,內治安然,聲威赫然,天下再無敢於公然對抗者

楊宣凝又身具舍利精元,是常人的十倍,身為皇帝,集天地人之氣,因此現在,連宋缺,也不知道他到了何等境界。

馬車轉過,河道在身下涓涓流過。洛陽城中,豪宅大院林立河岸,氣象萬千。

楊宣凝搖頭笑著說:“朕一統天下,先取高麗,是因為高麗之地,掌控了遼河流域,遼河流域有千萬畝肥沃農田,高麗因此掌控東胡各族,成為了突厥與本朝之外的第三勢力,朕豈會容它?”

“如今高麗已滅,朕已控製了遼河流域,東胡各族不得不臣服,這五六年來,朕一直遷移百姓到遼河領域,以開發其肥沃農田。”

“本朝滅了東突厥,一直有呼戰之聲,要趁勝滅得西突厥,而朕其實已經不許,鎮南王可知何故?”

聽見楊宣凝親口說,終止對外大規模戰爭,宋缺心中一鬆,本來想勸柬的話,就說不出口來,沉思了一陣,說著:“是民力之故吧!”

“哈哈,鎮南王隻說了表麵,其實民力隻是一個原因,真正原因,就是耕地。”

“耕地?”宋缺吃了一驚,想不到是這個回答。

“正是如此,高麗國滅,朕取了遼河流域,有肥沃農田,漢族大可移居,數十年後,就自有漢族上百萬,永世不易,可所謂越戰越強,而在草原之上,鎮南王可曾注意每年降雨量?”

“聖上說草原無法為耕地?”宋缺一點就明。

“正是如此,鎮南王,你如仔細查看,就可知道,一旦雨水少於某度,就不可耕作,是以草原漢族難以立足,如今得了東突厥之地,足有數萬裏,但是卻無法消化為己用,如是繼續作戰,不但朝廷耗資甚大,而且強軍精兵駐於遠地,難以掌製,不得不設鎮設節度使,隻怕日後有禍端。”

其實唐朝的安史之亂,有其深刻的背景。

大唐盛時,征服西域數百萬平方公裏,但是結果卻是無法消化,反而導致大量精兵良將集於邊疆,許多人不知根本,以為這是節度使的錯誤,其實在當時情況下,不實行節度使,根本不行。

在西域這樣複雜的情況下,節度使藩鎮擴大權限,是必須的。

想不建立藩鎮,辦法隻有二個

第一個就是當地有足夠的漢族,因此官來治民,將來治軍,可是西域和草原環境,根本沒有辦法作到這點

第二個就是不取草原為地

“可是胡人的威脅,時時存在,聖上又有什麼辦法?”

“朕也沒有好辦法,朕第一就是植樹造林,森林一多,雨水就多,地下積蓄就厚,漢族才可擴大界線,第二,朕這次,將東突厥男丁盡貶為奴,數十年中,已經不成禍端,但是草原無主,必有新胡,朕因此劃分草原,賞一塊塊草原與依附小族,並且限定各部的活動範圍。分而治之,第三,朕準備在草原上多建廟,盡廢其長生天,而興佛教,反正中原之地,土地神殿已經具備,後土祭祀,道教大盛了。”

“至於其它草原勢力,朕隻有清穀處理,每年出兵,掠奪草原人口為奴,邊疆將士,不但可得軍功,還可得賣奴錢財,中原也可得大量免費奴隸來治河修路,可所謂興工百萬而不累一民,長期以往,人人想掠外族人口以富家園,如此,大願足矣!”

宋缺若有所思,輕柔的說著:“魏晉南北朝的長期分裂走向隋朝楊堅的統一,實是繼戰國走向秦統一的另一曆史盛事,這決定了以後漢統千年氣數,當年南北朝之所以長期分裂,匈奴、鮮卑、用、氏、羌各部入侵中原,屠殺漢族無數,我站在一個漢人的立場去看整個局勢,明白隻有漢族的振興,才可解決所有問題。”

“當年,清惠曾說,漢族不但人數上占優勢,且在經濟和文化的水平上也有明顯的優越性,隻要有足夠的時間,可把入侵的外族同化,可是這種建立在入侵和胡化基礎上的民族大融合,那就算一時可太平,也必從此一蹶不振,是失了道統,失了氣數,如今聖上重建,國勢果然蒸蒸日上,我此生大願已平了。”

楊宣凝心中生出敬意,的確,原本李唐代表著漢族被動融合而取得天下,結果才一百年,天下就大亂,以後遼金不斷入侵,蒙古女真更是入主中原,漢統在以後,果然一蹶不振,這種預見,實是了得。

就在這時,楊宣凝往窗外望去。

宋缺察覺到楊宣凝異樣的情況,訝然如他瞧去。

遠處,一個可愛小女孩,蹦蹦跳跳提著一籃子鮮果往他們飛奔過來。

侍衛就待攔截,卻見小女孩氣喘喘的在馬車前立定,說著:“我娘叫我送上這個。”

楊宣凝心中一動,說著:“讓她過來。”

小女孩上來,楊宣凝親自接過果籃,問著:“你叫什麼名字?”

小女孩說著:“我叫明空。”

說著,就掉頭原路跑回去,遠一點的地方,一個女子優美的倩影,白衣如雪,裙下赤足。

宋缺皺眉說著:“原來是婠婠,她來幹什麼?”

楊宣凝似笑非笑,看著小女孩投入婠婠懷內,婠婠輕揮玉手道別。

婠婠上次推辭不上京,楊宣凝卻也沒有再要她進宮侍之,也算是八年沒有再見了。

她懷中的小女孩,從氣數上說,上浮一貝殼,一開一合,旋轉不休,竟然還帶著一些五彩帝氣,心中已經明白了。

“十年沒有見,連她也得了宗師,這女孩,不知是她收的徒弟?還是親生女兒?”

眼見她倆,逐漸沒入街道深處,宋缺說著。

楊宣凝拿起一隻這個季節罕見的鮮果,微笑的說著:“明月當空,這是個充滿意象的好名字,有緣自會再見。”

說完,不再理會她們兩個,命車駕穿過洛陽街道,再朝著帝宮進發。

時至今日,他再無任何擔心和憂愁。

任憑天機變化,自可閑庭信步,一切都在掌握中。(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