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筋才能更長壽
在中國傳統養生文化中,筋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古人修煉的很多武功都與筋有關,比如我們經常在影視劇裏看到的分筋錯骨手、分筋擒拿法、收筋縮骨法等,甚至還有一本專門的書是用來練筋的,那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易筋經》。如果要想廢掉一個人的武功,挑斷“腳筋”就可以了。
為什麼筋這樣重要?我們還是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筋。《易經》雲:“筋乃人之經絡,骨節之外,肌肉之內,四肢百骸,無處非筋,無處非絡,聯絡周身,通行血脈而為精神之輔。”可見,最初的“筋”是指分布幹身體各部分的經絡。後來,經過時代的演變,筋的定義也發生了改變,逐漸成了韌帶和肌腱的俗稱,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筋。
筋附著在骨頭上,起到收縮肌肉,活動關節和固定的作用,人體的活動全靠它來支配。可以說,如果人體沒了筋,就會成為一堆毫無活力的骨頭和肉。在2008年奧運會上,劉翔為什麼跑不動了?報道說是肌腱受到了磨損,實際上也就是筋受傷了。中醫認為,肌肉的力量源於筋,所謂“筋長者力大”,筋受傷了自然使不出力氣來,尤其是後腳跟這根大筋,支撐著身體全部的重量,所以劉翔當時選擇退賽是非常明智的,因為那時候他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了,即使當時拚著這條腿不要了,也不可能跑出好成績。這樣,我們也就明白了,為什麼一個武功高強的人,挑斷腳筋之後就會成為一個廢人,因為他已經使不出力氣來了。
筋的最基本功能是伸縮,牽引關節做出各種動作,筋隻有經常活動,也就是抻拉,才能保持伸縮力、彈性,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練筋。古代有許多功夫高手,能夠年過百歲而不衰,與練筋是分不開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練筋還需要特殊的方法,我們平常所進行的跑步、登山等運動活動的主要是肌肉,由於肌肉組織的粗纖維之間有很多的毛細血管,其活動需要大量的供血來完成,這樣會使脈搏加快,造成人體缺氧而呼吸急促,這時體內的筋還遠遠達不到鍛煉的目的。因此,需要一種能鍛煉筋而盡量不鍛煉肌肉的運動,這就需要“易筋”,這個方法將在下文講到。
筋縮,讓你不能彎腰下蹲的禍根
筋縮,也許對很多人來說還很陌生,即使偶爾聽之也沒有很深刻的認識。筋縮有怎麼樣的病症?是怎樣引起的?如何治療?什麼人易得此病。下麵將一一介紹。
古醫典著將傷筋類分為:筋斷、筋走、筋強、筋攣、筋翻、筋縮等,筋縮算是其中一個。臨床試驗並不多。
筋,是中醫的稱呼,在現代西醫常將稱之為肌腱、韌帶、腱膜等。縮,有收縮和痙攣的意思。簡單地說,筋縮就是筋的縮短,因此導致活動功能受到限製。筋受傷了,會產生反射性的收縮和痙攣;或者像成天坐辦公室的職場人士也容易造成筋縮;還有些人,先天就不能彎腰,這也是筋縮。
古人常說:“勞心者筋縮,勞力者筋健。”古時候交通不發達,人們行動就以步行為主,富貴人家的主子才坐轎子,不活動腿腳,時間長了就容易筋縮。這也極像現代人,出門車代步,電梯代樓梯。好多領導50多歲,就伸不直腿,彎不下腰了。還有就是辦公室地方有限,沒有很寬裕的地方擺放電腦,電腦桌下沒有足夠的空間讓雙腳伸張活動,加上不正確的坐姿,背腿的筋肌漸漸收縮,日子久了,便會造成一條或兩條腿的筋縮。有些愛好運動的人也會筋縮,為此他們很不得其解。那要問下自己運動前有沒有做熱身運動?是否認真地做過拉筋舒展運動?還是在熱身運動的時候隨便動動手腳,轉轉腰背,揮揮手臂,幾分鍾了事。這已經算不錯的了,很多人根本就不做熱身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