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彭棟梁說的那樣,地震的研究預測是世界公認的科學難題。而這難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麵,第一,地球的不可入性;第二,地震孕律的複雜性;第三,地震發生的小概率性。
當今,各國各地根據各種地震突發現象,通過總結歸納得出,把地震預測方法大致的也分為了三類:地震地質、地震統計和地震前兆。
地震儀是一種監視地震的發生,記錄地震相關參數的儀器。在地震的預測工作中,是必不可缺少的預測儀器。
雖然最早的地震儀出現在華夏,但第一台真正意義上的地震儀,它是由意大利科學家盧伊吉·帕爾米裏於1855年發明,它具有複雜的機械係統。而第一台精確的地震儀,它是於1880年由英國地理學家約翰·米爾恩在日本發明,為此,他也被譽為“地震儀之父”。
發展到現在,地震研究中心使用的地震儀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短周期地震儀;第二種是長周期地震儀;第三種是超長型或短波段地震儀。
這三種地震儀,每一種都有與它們將要測量的地震震動幅度(速度和強度)相應的周期(周期指的是擺完成一次擺動所需的時間長度,或者來回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能客觀而及時地將地麵的振動記錄下來。
像楊辰宇之前說的那種,具有高準確率的,能提前預測出什麼地方,什麼時間,將會發生多少震級地震的地震儀,以目前各國對地震的研究,以及現如今的科學技術,根本就難以實現。
而且更重要的的一點,那就是目前的地震儀,它隻能用於測量地震的強度、方向,並不能用於預測地震。所以,楊辰宇所想的那種地震儀,那根本就是不現實的事情。
在這次日本發生地震後,楊辰宇便查詢過有關地震這方麵的資料。
地震是由地殼在內、外營力作用下,集聚的構造應力突然釋放,產生震動彈性波,從震源向四周傳播引起的地麵顫動。它又稱之為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
地震分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兩大類,此外,某些特殊情況下也會產生地震,如大隕石衝擊地麵等,引起地球表層振動的原因很多。
根據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為以下幾種,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誘發地震、人工地震這幾類地震。此外,地震的成因還有另一種說法,說是地震是地幔中核變的及時效應在地殼上的表象。
楊辰宇查詢了有關對地震的描述後,又查看了世界各國他們在曆史中,曾經遭受到的那些大型地震,以及地震災害給他們帶來的損失數據描述。看著這些資料,楊辰宇心中便生出了製造能夠準確預測地震發生的地震儀。
每次大型的地震的發生,除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外,更重要的是在地震中,有許多人在其中喪失了生命。對於地震的預測,每個國家都在努力,但是能力有限,這種自然災害,根本就沒辦法準確預測,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會發生在什麼地方。
楊辰宇雖然不是聖人,但經過三年前國內的那一次大地震,現在日本又發生了一起特大地震,看著那些在地震中失去家園,失去親人的災後場麵,他心中的某根弦被撥動了。
如果能夠在地震發生之前,提前預測到,那麼就不會有那麼多的人會在人在地震中失去生命了。當然,即便是不考慮其他國家的人,就是在華夏,也必須有這樣的保證。
對於這種自然災害,誰會知道它什麼時候會發生。如果能夠預測到,那麼國家就不會遭受那麼大的損失,同胞們也不會失去生命。所以,在考慮之後,楊辰宇便決定了製造能夠準確預測地震發生的地震儀。
製造能預測地震的先進地震儀,對於別人來說,婉如癡人說夢話,但對於掌握星卡,擁有哈薩諾思星球所有高科技的楊辰宇來說,就是小菜一碟,就像喝白開水一樣簡單。
如今再加上星河實業從國外采購回來的世界尖端高精度數控機床等等,一係列的尖端設備,把星卡裏麵的技術製造出來,隻是時間問題罷了。
就在不久前,楊辰宇已經把製造地震儀需要的材料,列成了一張目錄,交給了龍岩市的薛海成,讓公司進行采購。隻要材料一到,如果到時候燕京市的實驗園還沒落成的話,楊辰宇也會向彭棟梁借用軍方一間實驗室,準備投入到地震儀的研究製造當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