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琬還沒來得及沮喪,就已到了沈家。沈青琬先下了馬車,扶了沈老夫人下來,卻不敢再伸手碰了徐長期。她看著徐長期從馬車上安穩的跳了下來,就不再掛念著徐長期,隻扶著沈老夫人向往府裏的內宅走。
可沈老夫人竟然輕輕撫開沈青琬的手,轉頭笑道:“扶著我做什麼?去帶了長期看看咱們府上的院子。”
沈老夫人口口聲聲的喚著徐長期為“長期”,沈青琬為沈老夫人過分親熱的稱呼,心裏麵是一陣別扭,但回頭看著徐長期竟然沒有一點兒的厭煩表情。沈青琬心中一歎,心中想道:莫非這徐長期就隻是針對著她?對她冷淡?
沈青琬想著心中又是一涼,一麵在反複思量著她從何時惹了徐長期厭煩,一麵給徐長期細細講了沈家的格局。指著拿出是誰的屋子,哪處是誰的院子。往後徐長期可到哪處看書,又要叫了哪個人姐姐,喚了哪個人妹妹。
沈青琬說話的時候,隻叫著徐長期為“徐小公子”,叫得徐長期的眉頭越皺越緊。沈青琬看著徐長期的表情,這回是看出徐長期不高興了,想了想,覺得可能她的稱呼有失尊重,沈青琬就又叫到:“徐小侯爺,你看這邊就是去我院子的路了,可要去看看?”
說罷,沈青琬又想到往後就是她與徐長期共分那個院子了,那院子已不專屬於她。沈青琬就又補充道:“我們院子裏的梅花開得很好。”
徐長期垂下眼睛才略微抬起,看著沈青琬,笑著點了點頭。沈青琬沒想到她的這句竟然中了徐長期的意,就是不知徐長期這是聽到了“梅花”兩字中意,還是“院子”中意,或是“我們”?
但總算說了句讓徐長期高興的話,沈青琬心中惴惴不安的情緒減少了一些。沈青琬就越發的用這個句式說話,連瞧見了塊石頭,沈青琬都笑著說道:“這個石頭樣子瞧著還是不錯,可搬到我們院中。”
沈老夫人沒有特別留意到沈青琬與徐長期說的話,但跟著徐長期一同到了沈家的宮女侍從可是一直留意這沈家的舉動。起初見到沈家的宅院,就覺得這沈家樸素的驚人,很少侯府有這麼簡單樸素的格局。
後來見到沈青琬小心翼翼的對著徐長期說話,說有個小兒女心思竟又不像,似乎更像是一心一意的討好了徐長期,把徐長期當做主子一般。而徐長期似乎也不大中意這沈青琬,對她與旁人沒什麼區別,反而看起來更加冷淡更加疏離,不如在旁人跟前兒自在。
但總得來看,沈家還算看重徐長期,對待徐長期的事還算體貼周全,大約能讓奉仁帝滿意了。
沈青琬陪著徐長期說著話,就走到了內宅門口,迎麵就看到明秋又換了誥命衣服站在院門口等著。原來在她們回來之前,皇上又命人被明秋下了旨意,給明秋升了一個品格的誥命,也言明了徐長期要在沈家住的事。
沈青琬心裏就覺得奉仁帝雖然看中徐長期,但做事也太繁複了,僅徐長期這一件事,何許下了這麼多旨意?要麼就讓明秋一同進宮,要麼就一同封了。這樣反複,白白費了許多人力物力。
奉仁帝這麼做,不是開始的時候思慮不周全,沒顧慮到明秋當家主母的身份。要麼就是思慮的太過,覺得明秋沒有救了徐長期不該與沈老夫人與她一同進宮,所以才過後追賞。
無論哪種,於這件事上費了這麼多思量,都不似個明君該做的。徐長期這點上做的就比奉仁帝好,下令不改,抓大放小。也不會如奉仁帝那樣,讓徐長期養在了沈家,還能派兩個宮女兒侍從來。
這也就是沈家無那麼多計量,也就是沈繼科一直得皇上信賴。若是換了任意一個文官,或是換了明家,哪家不得擔驚害怕,以為這是皇上疑心他們做下的暗探。時日久了,就是這會兒不反,但凡有個鬆動的機會,也會為了保個安穩日子即刻反了。
身為帝王就是真的不信了一個臣子,真的想要除去一個臣子,也要做出信賴的姿態。更何況徐長期是個擁有重兵的武將,沈青琬也就此處覺得她是看輕了徐長期。徐長期能讓奉仁帝信賴,且又實心實意的忠於奉仁帝,就是一種難得的本事。
明秋的姿態很端正,帶著沈紅琇與沈雲瑤並沈柔柳一同向沈老夫人行禮,芳姨娘則在最後麵站著,已無人提及的惠姨娘則根本不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