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琬聽著這話是魏風傳揚開的,就等著魏風來退親,但等了好些日子都沒聽到半點兒消息。她能料到沈老夫人聽了這事兒也不會為她退親,畢竟她的名聲實在毀得差不多了,再去退了親,就真的嫁不出去了。但沈青琬沒料到,到了這般地步,魏家還能不退親。
想著魏風一邊毀著她的名聲,而魏家又憋著不退親。沈青琬就覺得她之前是高看魏家了,至少魏家沒她想象的那般良善。真正良善的人家不會一邊毀著女孩兒的名聲一邊還因不想得罪沈家而不退親,但即便魏家不是沈青琬想象中的那麼良善,但已比沈青琬見過的許多人都要強上許多了。
畢竟魏家大可以把她娶進家去,再設計害了她的性命,但魏家沒這麼做。魏風厭惡她,也不過傳了些謠言罷了。
但有著魏風毀沈青琬名聲的事開頭兒,沈青琬就連著碰到了好幾樁倒黴事兒。本來她以為能夠進到薛家,仔細探聽一下薛舒蘅死因。但薛家二夫人雖然不冷待她,但也沒邀過她去薛家,反而對她有防備之意,沈青琬原猜不到什麼。
但當薛芮與魏風在酒館打起來的消息傳來的時候,沈青琬就猜到薛二夫人提防她的原因了,原來是為了薛芮那點兒心思!
沈青琬還未來得及埋怨薛芮給她添麻煩,歡星就出了再運送貨物遇險的事。
雖然沈雲瑤因她把沈青琬攔在門外的是被外人知道給毀了名聲,即便沈雲瑤從魏風那裏得了些銀錢去給了那些亂民,但旁人就隻說沈雲瑤她是個能冷血無情的人,最後也沒有造夠勢讓沈雲瑤有拿出水稻種子的決心。所以這段日子,沈雲瑤偃旗息鼓了一些時日,但沈青琬的日子也沒過的順遂。
一直過了這一年,等到沈青琬過十一歲生日的時候,沈青琬才等到了一件好消息,那就是北蠻和大曆國議和了。這一議和,最起碼邊疆得太平個七八年。雖然後來大曆國內亂,但北蠻部落之間也發生了糾紛,也起了爭鬥。兩邊都亂著,兩邊都想著先奪了本國權勢才攻了對方山河,如此邊疆反倒比起天下太平的時候安靜了幾年。
這一議和,韓遠就可在沈青琬的封地上蓋好城,可讓她沈青琬有個去處。而這一議和,就要和親。康寧長公主就要準備宴會,來宴請官家女子,選個人封了公主去和親了。畢竟皇上的女兒不多,其他皇親又舍不得自己的女兒去和親,就隻能從些臣子中選。
但沈家是絕對沒有份兒的,因為沈繼科是武將,奉仁帝不會讓一個武將的女兒去和親,若是到時候裏應外合,那奉仁帝的江山就危險了。
但宴席沈家還是要出席,這也是個女子與皇族攀附關係的機會,反而給了沈雲瑤一個嶄露頭角的機會。沈青琬一直關注著沈雲瑤那邊的動靜,見沈雲瑤並沒把她之前故意漏印的詠梅詩拿了出來,沈青琬就料想沈雲瑤是留到關鍵的時候用的。
而沈雲瑤之前屢次想要營造個好名聲都沒成功,沈雲瑤也就隻能再康寧長公主的宴會上拚命贏得才名了。但沈青琬若是在康寧長公主籌辦的宴會讓,沈雲瑤定下竊詩的名聲,那沈雲瑤再拿出什麼主意,都會被認為是竊取別人的。
即便後來沈雲瑤活著,她無法再借著她的奇思妙想贏得名聲,又讓衛釗對她心懷芥蒂,徐長期也算與沈雲瑤有個了斷。往後沈雲瑤就算能再掀起一些零星風浪,但再難掀起大的風波。而沈雲瑤能掀起的零星風浪,沈青琬都能壓製的住。
沈青琬等著康寧長公主的宴會,又讓喜月樂晨默記了即便詠梅詩。沈青琬正每日等著無聊的時候,沈家又迎來了魏夫人馮氏。自從有傳言說是魏風是傳出沈青琬惡毒話的人,魏夫人馮氏就來了沈家好幾次,而這才魏夫人馮氏還帶了魏風一同來的。
沈老夫人既然沒有退親的想法,就做不知道這件事,雖然心中氣魏風胡亂誣賴沈青琬,而引出了那日裏沈家人把沈青琬攔在屋外的事,讓沈老夫人如今連明家都不大敢去了。但沈老夫人卻不想這會兒就落了魏家的麵子,最起碼要等著魏家把沈青琬娶了過去再說。
魏風來了不去見沈青琬,反倒是尋了趁著馮氏與沈老夫人說話的機會去見了沈雲瑤。隻沈雲瑤對魏風說了那日庵堂之事,魏風就把沈雲瑤的話當做真的,被沈雲瑤慫恿了幾句,就把話張揚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