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誌福內心對宣法天使團零零七的講解是非常佩服的,她由淺而深通俗易懂的風格對於初涉聖教的人們來說那是頗有吸引力的,但令他不甚滿意的是覺得有些虎頭蛇尾,前邊的事實部分很豐滿,結論卻有些牽強。
李欣瑤平生第一次和趙誌福發生了分歧,現在她對這些內容有著極大的興趣了,不由自主的度到了第二幅圖畫跟前。
第二幅圖畫看上去有些淩亂,好像有幾部分湊成。
先是畫著一池水,然後是若有若無的水蒸氣,再往上一層是零散的雲朵和連成片的雲彩,緊接著是黑雲壓城彤雲密布的景象,之後是瓢潑大雨傾盆而下。
再次的畫麵上是泥土裏長著一些植物,植物慢慢變成動物,然後是人類,然後是人類死後,肉體歸於泥土。趙誌福想這如果用作達爾文進化論的科普宣傳,那是極好的。
第三幅畫上畫著許許多多的神像,有的麵目猙獰,有的和藹可親,但仿佛每一位都和人類本來的長相不同,既接近人類,又和人類不一樣,而每一位都顴骨高聳,整個臉龐好像掛上去一般,李欣瑤心裏一驚,這好像是人戴著麵具一般,難道他們戴著麵具都是因為他們的神明就是戴著麵具的?那這些畫,她也就知之甚少了,眼睛直勾勾地望著那女宣法天使團的零零七。
那女零零七欣喜地問道:“看來你們兩個對我們聖教是非常喜歡的了,是不是啊?”
兩個人發自肺腑的點了點頭。
那女零零七轉頭對四位押解護使說:“看來他們與我聖教頗為有緣,本使一人教度他們,你們在一邊稍事歇息,之後我完璧歸趙,好是不好?”
四位護使心中早就想撤,隻是責任在身,見宣法使如此說,那是正中下懷,四人對視一眼,齊齊亮出手中彎刀,對著趙誌福和李欣瑤二人呼呼虛劈,猶如戲台上唱戲的武生,做了幾個動作,然後大聲說道“你二人聽了,如若膽敢對天使不敬對教法不敬,定叫你等鋼刀加項萬劫不複。”
之後,四人收起柳月彎刀,對著女零零七齊齊拱手,口中朗朗而言:“如此偏勞聖使了”
說完大踏步走進偏殿。
宣法聖使零零七遠遠拱手,似乎是送別,之後回過身來,對著二人道:“這組圖畫中的第一幅端的是通俗易懂,非常好理解的,它講的是自然界一個淺顯而且普遍存在的物相變化,自然輪回的道理。普天之下三山六水一份田,就是說我們居住的這個地球從表皮麵上來講是百分之六十的水、百分之三十的山,而可以用來耕種適合生長糧食的地方不到十分之一。但是這水又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有固相、液相和氣相三種狀態,如果有了適當的緣,它就變化了。”
零零七頓了頓,看他們對自己講的似乎有些迷惑,道:“看兩位都是有文化的知識人,我這麼來說,緣是什麼呢?緣就是事物發展變化或者某種固有特性實現的條件,我們知道雞蛋是會孵化成為小雞的,但放在冰箱裏的雞蛋即便過了很長一段時間還是雞蛋,為什麼呢,就是因為雞蛋化成小雞需要適宜的溫度這個條件,這就是緣。世界萬象間到處是緣,猴子變成了人是那部分猴子有了機緣,而現在還有一些猴子沒有變成人類,是這部分猴子沒有遇到合適的緣,但是雖然沒有進化,也不一定是什麼壞事,因為它保持了物種不滅,物種的豐富多樣性,要是緣都一模一樣,就沒有緣了,要是緣都同時同樣存在世間的角角落落,那就非常可怕了。梁山伯送祝英台回家,那就是緣,祝英台看到鳥雀飛舞鴛鴦雙飛還是緣,最後表達了自己的感情就是機緣巧合,但並非所有的人都有緣,如果那樣就成了所有的男子都愛上祝英台,哪還不亂了套?因此緣是萬物萬象發展變化或者保持某些固有特性的必要條件。有些妙齡男女擦肩而過,衣服都擦爛了,都沒有擦出火花,你說為什麼,他們沒有達到緣,緣很神秘嗎?不是的,緣是前世的修煉,緣是前麵的因,幼苗還是種子的時候是外邊看一模一樣,但內部有著不同的固有特性,有著不同的緣,之後就變成了麥苗、紅薯或者蔬菜,這是他們前世的修煉,為什麼這麼說呢?它們本來就是麥苗、紅薯或者蔬菜上采集來的,好比人類的父母親和子女,或者好比今生和前世。當然麥苗間修煉的程度不同,成品後也就不一樣,有的麥苗高,有的低,有的枯死後早去輪回,有的繼續生長。什麼在幫助變化?一個字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