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一觸即發(上)(1 / 2)

及至大明天子朱由校在一眾侍衛的保護下走出好遠,高台上不知所措的勳貴們方才醒轉過來,臉上盡是驚恐之色。

本以為天子試圖整飭京營不過是一句不知天高地厚的玩笑話,待其意識到京營背後摻雜的諸多勢力,在被數萬大軍的威勢輕輕一嚇便會知難而退。

但誰也沒有想到,前幾年一直躲在深宮之中,以\"懦弱\"麵目示人的天子竟有如此果決的一麵。

明知京營廢弛至此乃是日積累月的結果,仍要強行整飭,並且聲稱一切花費由\"內帑\"而出,這還是前兩年那個對於國事一竅不通,任由東林黨擺布的懦弱天子嗎?

麵麵相覷之下,在場的武勳們隻覺呼吸急促,心情沉重的無以複加,宛若行屍走肉一般,毫無精神。

\"諸位,好自為之。\"抬眼瞧了瞧周遭如考喪批的勳貴之後,沉默不語多時的英國公張維賢便是步履匆匆的走下了高台。

自靖難之役過後,他們英國公府便一直與皇室休戚與共,始終屹立不倒,靠的就是一份\"忠心\"。

京營積弊百餘年之久,背後涉及的勢力錯綜複雜,就連他這位勳貴之首也是有心無力,隻能恪守己身。

但既然眼下天子決心整飭京營,他張維賢作為勳貴之首,自是首當其衝,幫助天子。

\"國公且慢..\"聽聞張維賢的低喃之後,垂垂老矣的臨淮侯李弘濟頓時如夢如醒,驚呼一聲過後,便朝著張維熙離去的方向追了過去。

像是猜到了臨淮侯李弘濟的決定一般,高台上又有幾名勳貴在經過一番猶豫之後,同樣選擇追了出去。

但更多的,卻是選擇留在原地,將目光投向另一側的成國公朱純臣,目光隱隱中夾雜了些許期待,畢竟不是所有人都甘心將百餘年來享受的特權拱手讓出。

僅靠爵位所帶來的那點俸祿,拿什麼養活府中那麼多張嘴?

...

...

成國公府。

偏廳中,卸去了沉重甲胄,轉而換上一身常服的朱純臣當仁不讓的居於上首,左右兩側則分別是撫寧侯朱國弼及恭順侯吳汝胤。

若是往常時候,此間偏廳裏定然絲竹管樂之聲不斷,更有身材窈窕的婢女從旁伺候著。

但此刻,偌大的偏廳中除了三位心情沉重的勳貴之外,便隻剩下了其身前早已擺放許久的酒菜,氣氛很是壓抑。

對坐無言許久,撫寧侯朱國弼終是拿起了桌案上的酒盅,目光飄忽的朝著上首的朱純臣低喃道:\"國公,形勢好似有些不對。\"

\"這小皇帝可不像是鬧著玩..\"

\"今日我等於西山校場歸府之後,又有幾人私下裏去拜會了英國公,隻怕已是打算向小皇帝服軟了。\"

聽得此話,一旁的恭順侯吳汝胤便是冷哼一聲,眼神中滿是不屑:\"這幫見風使舵的廢物。\"

自土木堡之戰過後,京營總督的位置便多在英國公府,成國公府,撫寧侯府,泰寧侯府等幾家勳貴手中輪轉。

為此,曆任撫寧侯便利用手中之權力,大肆貪墨軍餉,餘下的勳貴們侵占的份額極為有限。

也正因如此,方才有部分勳貴選擇了\"臨陣倒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