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一,晴。
盡管距離天子駕臨西山腳下的京營觀武,而後悻悻而歸已然過去了十日有餘,但喧囂不已的京師非但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逐漸冷淡,反倒是愈發熱切,京師的大街小巷間也逐漸多了些許非議。
早在上個月初,紫禁城中便是傳出聖諭,赦免在獄中待了兩年有餘的前任遼東經略,令其重新回遼東主政,並順勢召回了督師孫承宗,其餘被天子起複的老臣也紛紛回到京師。
但不知怎地,約莫從三天前開始,京師便多了些許聽上去很是\"荒誕\"但又仿佛有些道理的傳聞。
有人說建州女真之所以自\"廣寧之戰\"過後便再無異動,全靠帝師孫承宗於遼東主持大局。
帝師才剛剛回京,遼東女真便是蠢蠢欲動,而剛剛走馬上任的遼東經略熊廷弼不過是欺世盜名之輩,不堪大用,朝廷應即刻派遣能臣幹吏巡視遼東。
還有人說九邊重鎮缺餉多年,為國守衛邊疆的將士們早已苦不堪言,倘若朝廷再不加以重視,隻怕會引起禍端。
甚至還有人說遠在數千裏之外的西南戰場,野心勃勃的夷人不過假意投誠,隨時有可能卷土重來,朝廷應當吸取遼東戰局的教訓,繼續在西南加大兵力,傾注資源。
興許是有人從中推波助瀾,這些捕風捉影的傳聞就好似星星燎原一般,前後不過一天的功夫,便是傳遍了京師的大街小巷。
到了後來,不但市井百姓議論紛紛,就連一些在朝的官員們也是深以為然,以至於不約而同的上書天子,請求暫緩\"整飭\"京營,將目光對準遼東戰場及西南戰場。
更令人摸不到頭腦的是,這些上書天子請求暫緩整飭京營的官員們竟然分屬不同\"黨派\",既有一門心思想要眾正盈朝的東林黨;也有不甘於就此落寞的\"閹黨\";也有一向潔身自好,劍指偏鋒的中立官員...
但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縱使京師謠言漫天,但紫禁城中的天子卻沒有半點動搖,日日都派遣內官前往兵部,過問整飭京營進展。
在天子的威壓之下,早已上了年紀的兵部尚書黃克瓚也隻好強打精神,兢兢業業的履職起來。
對此,京中勳貴們縱使有百般不願,卻也隻能被迫接受現狀,老老實實的配合兵部,開始核驗起兵冊。
而前任南京兵部尚書王在晉在正式返京之後,雖然尚沒有被天子授予官職,卻也被授意在兵部行走,與兵部尚書黃克瓚一同署理此事。
至於自遼東返京的帝師孫承宗倒是以\"東閣大學士\"的身份理所當然的拜為閣臣。
聽說近些時日也將重心放在了整飭京營的事務上。
...
...
乾清宮暖閣內,剛剛處理完政務的大明天子朱由校麵色淡然的斜靠在身後龍椅上,一邊示意身旁的婢女為其按摩,一邊靜靜聽著眼前錦衣衛指揮使的彙報。
作為被萬曆皇帝欽點的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不但見慣了大風大浪,更是在萬曆朝鮮戰場中,隻身深入敵後,為大軍刺探情報,可謂是有勇有謀。
但饒是如此,這位\"天子鷹犬\"此時也不免眉頭緊鎖,沙啞的聲音很是沉重,臉色很是憔悴。
雖說大明的這些勳貴們早已不複其先祖的勇武,與被朝廷養廢的宗室藩王們從本質上來講並無太大區別,但架不住這些人手中積攢了無數財富,繼而養著不少身經百戰的門客家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