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要想贏過小李簡直是太難了。人家小李指導的新人是正規大學畢業生,還在多家知名企業裏實習過。看來,這個虧王立敏是吃定了。
同事們都很同情王立敏。大家都看得出來,她指導的那個小男生真的很不適應公司的節奏,一封催貨的英文電子郵件,別人花15分鍾可以搞定,他卻要用“一指禪”僵硬地在電腦鍵盤上慢慢敲半個鍾頭,每天都要加班兩個小時以上才能完成當天的任務量。
王立敏為此頭疼得要命,不但自掏腰包買了一套打字軟件送給他,而且每天下班後都要留在辦公室裏陪他加班。好多次上司從外麵談完生意回到公司開小會,都能看到辦公室裏燈火通明,王立敏還在指導新來的員工。
盡管王立敏如此費心費力,三個月後新員工試用期考察結束,小李指導的那位新員工的表現還是遠遠超出她指導的新員工。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王立敏指導的新員工在各方麵的表現雖然遠遠不如小李的,但她卻贏得了部門裏唯一一個升職指標。公司上層都知道這個新員工的能力比較差,也多次目睹王立敏指導新員工的場麵,他們覺得,王立敏肯吃虧,有容人之量,更具有領導者的氣質。
“吃虧是福”本身是一個利益交換等式,吃虧者並不希望利益白白受損,而是希望用“吃虧”換來“福”,至於什麼是“福”,每個人的見解都不同。所以,用眼前利益的暫時損失去換取長遠的利益,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吃虧是福”。否則,就是吃傻虧。正因為如此,還有一句話叫“吃虧在明處才是福”。明明白白地吃虧,讓關鍵人物知道你是主動地吃虧,讓他認同你的吃虧,感謝你的吃虧,你才能換取他人的“知恩圖報”。
你喜歡吃虧嗎?對於這個問題,我想每個人的回答應該都是相同的,那就是“NO”。人生幾十年,誰不曾吃過虧?但誰都不喜歡吃虧。不過,糊塗學則認為吃虧是福。
吃虧是福的關鍵在於不計較小小得失。生活中,懂得吃虧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在生活中由於爭端而吃點虧,最好的做法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為每個人生活中都會有不順心的時候,你能在這個時候盡量忍讓,不惹事端,多考慮對方的感受,多感謝他們平時對自己的幫助和支持,才有助於以後工作的發展。
工作中,有些工作不是分得很清,誰多做?誰少做?如果大家都想占便宜,那肯定有許多事情就沒有人去做,這樣的結果是你們這個集體的名譽受到影響。正所謂占小便宜吃大虧。如果大家都不怕吃虧,有什麼事情都搶著做了,也許這次你吃虧了,也許下次他吃虧了,但是,工作都完成了,集體榮譽有了,大家感情融洽了,工作氛圍好了。相比下來,雖然吃點小虧,還是收獲了“福”。
朋友相處,也是這樣,如果都想著占別人的便宜,也許你會得逞一兩次,可是,時間久了,誰還會相信你這個朋友?朋友講究的就是為對方考慮,雖然,“為朋友兩肋插刀”是有些江湖氣,但凡事應多想著點朋友。朋友交往不是一次兩次,也不是一兩天,所以也不能計較是不是吃虧,時間長了,彼此都很了解了,因為偶爾的吃虧,得到一輩子的好友,這難道不是福嗎?
對待家人,也是如此,親人心甘情願地吃虧,做子女的也不能理所當然的占這個便宜,要體會親人的一份真情,同時,你也要能為家人吃虧。大家都能讓上三分,還會有什麼家庭矛盾?這難道不是福嗎?
俗話說:“吃虧人常在,財去人安樂。”是說能夠吃虧、善於吃虧的人平安無事,而且終究不會吃大虧。“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已是千古定律了。人生命的軌跡總有可以預料之外,對於吃虧的人,冥冥之中,社會和人,總會給予相應或更多的補償;相反,總愛貪便宜的人終究貪不到真正的便宜,而且還會讓人在背後戳脊梁骨。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因貪眼前的小便宜而過早地毀滅了自己啊!因此,在現實社會中,女人必須記住“吃虧是福”這個閃耀著哲理和經驗之光的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