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寄語:汗大大滴!早晨算錯了,點擊和推薦應該是70:1,不過比100:1還是很教我欣慰的,再努力!
進入正文〓〓〓〓〓〓〓〓〓〓〓〓〓〓〓〓〓〓〓
元軍軍紀嚴明,前隊雖敗,後隊毫不為動,號令之下,三個千人隊棄去馬匹,步攻而前。烈火旗再噴火焰,又燒死燒傷了數百人,餘人仍是奮勇而上。洪水旗掌旗使唐洋揮動黑旗,毒水噴出,跟著厚土旗擲出毒砂,將元兵打得七零八落。雖有數百人攻上山峰,盡被銳金、巨木二旗殲滅。猛聽得山下擂鼓聲急,五個千人隊人眾豎起巨大盾牌,列成橫隊,如一道鐵牆般緩緩推前。這麼一來,烈火、毒水、毒砂等均已無所施其技,即令巨木旗以巨木上前撞擊,看來也隻能撞開幾個缺口,無濟於事。
空聞方丈眼見事急,說道:“張教主,請各位迅速退去,保存我中原武林的元氣。今日雖敗,日後更可卷土重來。”正惶急間,忽聽得山下金鼓大振,一枚火箭衝天而起,跟著殺聲四起。楊逍大喜,說道:“教主,咱們的援兵來啦!”從山頂下望,瞧不見山下情景,但煙塵騰空,人喧馬嘶,援軍顯是來得甚眾。張無忌高聲叫道:“援軍已到,大夥兒衝啊!”山上群雄各挺兵刃,衝殺下去。張無忌又叫:“各位英雄,先殺官,後殺兵。”群雄紛紛呐喊:“先殺官,後殺兵!”
蒙古軍每十名士兵為一十人隊,由什長率領,其上為百人隊,千人隊,萬人隊,層層統屬,臨陣時如心使臂,如臂使手,如手使指。張無忌傳令專揀元軍官長殺戮,若是兩軍對壘,列陣攻戰,此法難行,但此刻元軍在山坡上散戰,元兵雖精,官長武功終究不及中原英俠,幾名千夫長、百夫長登時被殺。一支蒙古精兵亂成了一團。
張無忌等衝到山腰,隻見山下旌旗招展,南首旗上一個“徐”字,北首旗上一個“常”字,知道是徐達與常遇春到了。徐常二人本在淮泗,此時恰在豫南,得到布袋和尚說不得傳訊,獲悉教主被圍少室山,盡起部屬,星夜來援。其時豫南鄂北一帶,明教義軍與元軍混戰經年,雙方所占地域犬牙交錯,說來便來,甚是近便,不到兩日,便已趕到。徐達與常遇春所率教眾都是久經戰陣之士,兼之人數眾多,逼迫元軍西退。另一路元軍萬人隊追趕假裝棄寺逃走的群豪,直追向西方山穀。俞蓮舟、張鬆溪、殷梨亭率同數百名輕功卓越的好漢,邊鬥邊退,逃入穀中。元軍萬夫長見山穀三邊均是峭壁,地勢凶險,但眼見敵人為數不多,穀中縱有埋伏,也盡能對付得了,於是揮軍緊追入穀。俞蓮舟等奔到懸崖之下,崖上早有數十條長索垂下,各人攀援而上。那萬夫長眼見中計,急令退軍,不料穀口烈火、毒砂、羽箭、毒水紛紛射來,巨木旗將一段段巨木堆起,封住了穀口。
便在此時,元軍第二路敗兵又到,見前無去路,便漫山遍野的四散奔逃。張無忌和徐達先後趕到,均叫:“可惜!”若是事先聯絡妥善,將元軍第二個萬人隊一齊驅入穀中,便可一鼓而殲。張無忌既沒料到元軍隻分兵一半追趕,又不知援軍會來得如此神速。畢竟指揮戰陣,非其所長,“武穆遺書”上所傳戰法雖佳,但即學即用,終究難以盡會,若不是徐達、常遇春及時趕到,少林寺固然劫數難逃,而困入穀中的第一個元軍萬人隊,也終於會給友軍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