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幽默的口才 在幽默中巧用比喻
在幽默口才中,運用比喻這種修辭手法可以起到表達生動、具體、形象、高效率的作用。
在慶祝會上,雙方的總經理頻頻祝酒。一方的公關部主任站起來,對雙方的合作進行了一番令人叫絕的介紹:”我們兩家公司,一家在海南,一家在河南,可以說是’南南合作‘。各位知道,國際上的南南合作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共同體。我們兩家公司的’南南合作‘,是聯誼發展的姊妹連體。我們南南相助,南南相連,南南相合。現在,我可以告訴各位,我們這種秦晉之好的合作已結出了豐碩成果。今天正好是七月七,喜鵲已把天橋架通,願我們天天都在七月七中度過。“這段演講,巧妙地運用了”南南合作“、”姊妹連體“等比喻,生動地道出了兩家公司配合默契的聯合,並對發展前景作了生動的預測,寓意十分深刻。
幽默產生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運用比喻。它使死般僵硬的語言,變得形象、生動。幽默滑稽的最佳素材也多來源於使人感到別具一格,出乎預料的比喻。
《笑林廣記》中有這麼一則笑話:一縣官拜見上司。談完公事後,上司問:”聽說貴縣有猴子,不知都有多大?“縣官回答說:”大的有大人那麼大。“縣官自覺失言,趕忙補充說:”小的有奴才那麼大。“這裏,縣官情急之中言語失禮,冒失之後,趕快補救,貶低自己,以示道歉,更是拍馬,令旁觀者啞然失笑。
可見在幽默口才中運用比喻這種手法,要做到自然貼切,不著痕跡,使人們感到珠聯璧合,這樣才能達到比喻的效果。
老師對吵鬧不休的女學生說:”你們嘰嘰喳喳,簡直胡鬧。一個女孩相當於五百隻鴨子。“不久,一名女生在外麵報告:”老師,外麵有一千隻鴨子找您。“老師莫名,出去一看,原來是自己的妻子和女兒。
這位女生適當轉用老師的比喻,再加上一點兒數學換算,給人以天真自然,妙趣橫生之感。
下麵我們再看看愛因斯坦的一則幽默故事。
一次,一位年輕人請他解釋什麼叫相對論,他生動而幽默地打了一個比方:”當你和一位美麗的姑娘坐上兩小時,自己感到好像坐了一分鍾;但要是在熾熱的火爐旁哪怕隻坐上一分鍾,你卻感到好像是坐了兩小時。這就是相對論。“可見,恰到好處的比喻可以帶來源源不斷的幽默,並且可以使人們得到愉悅的同時,得到一些啟示!靈活巧妙地應用同音異義詞同音異義詞顧名思義就是具有相同的發音而其所表達的意思卻大相徑庭的詞。在生活中,由於同音詞沒聽清楚,或是錯誤理解其意思,無意中碰上另一個同音異義詞,就會引出笑話。當然也有故意借用這種手段的。
清代文學家紀曉嵐和和坤分別擔任侍郎和尚書,有一次兩人同席,和珅見一狗在桌下啃骨頭,問紀曉嵐:”是狼(侍郎)是狗?“紀曉嵐馬上回答:”垂尾是狼,上豎(尚書)是狗。“這段對話兩人實為互相攻擊,但都用了同音或諧音,使意思含而不表,戲之有度。
在狗啃骨頭上會做文章的不隻清代這兩位大人,蘇東坡在這方麵也有一套。
這天,蘇東坡與友人、承天寺的和尚參蓼泛舟赤壁,見一狗在河灘上啃骨頭,馬上靈機一動,說:”狗啃河上(和尚)骨。“參蓼一聽,覺得話中有話,馬上回敬一句:”水流東坡詩(屍)。“兩人聽罷都哈哈大笑。
因為,表麵聽來,是吟詩寫實,頌揚風雅,實際是相互戲弄,相互嘲笑。
如果將諧音與雙關法相結合使用,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
清代末年,李鴻章有個遠房親戚,不學無術卻參加科舉考試,試卷到手,不能成文。焦急之餘,想在試卷上寫上”我是當朝中堂大人李鴻章之親戚。“他因不會寫”戚“字,竟寫成”我是李中堂之親妻。“主考官閱後,批道:”所以我不敢取(娶)。“由於主考官取考生的”取“與”娶“同音,就把兩件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扯到了一起。
靈活巧妙地應用同音異義詞,可令人開懷一笑且又常含有頗深的隱喻,這是一種典型的調侃,戲弄的言詞方法。用荒謬答問驅散不愉快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故意難為你或無意中冒犯你的古怪另類的人或事,這時與其據理力爭,寸步不讓實在不是什麼上策,不如用這種比之更為荒謬的方法,使對方看清自己要求的不當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