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遇上地震: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生了大地震。根據四川省政府舉行汶川地震災後恢複重建情況通報會通報的數據,因地震而遇難人數被確定為68712人,失蹤17921人。在死亡與失蹤的人員中,兒童占有很大的比重。僅在校學生,經審核認定為死亡的部分和已經核查但尚未宣告為死亡的失蹤人數,就達5335人。
點評
地震作為一種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危害極大。對大多數幸存的兒童來說,避過地震災難僅僅是第一步,由地震導致的嚴重身心損害會持續很長時間,甚至終生。其中,最常見的是創傷後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事實上,給兒童造成身心傷害的,不僅僅是地震。很多研究表明,兒童在經曆創傷性事件後往往會出現PTSD,這些創傷來自自然災害,如森林大火、颶風和地震等,以及人為傷害如交通事故等。
我國幅員遼闊,也是自然災害多發的大國。無論是災害的種類、強度、頻率,均居世界首位。繼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以來,2010年又發生了青海玉樹大地震,舟曲地區特大泥石流,江淮流域、東北三江地區、四川、重慶、福建、海南等南方多個省份的大洪澇
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我們麵臨的自然災害形勢越加嚴峻複雜,因此,帶領孩子學習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對每一位家長來說,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1.地震安全
地震是指受到地球內部活動及板塊運動的影響,導致地球內部長期積蓄的能量在瞬間釋放,其中一部分能量以地震波的形態向四方傳播至地麵,造成地麵晃動的自然現象。簡單地說,地球內部能量釋放到地表,引起大地斷裂、搖晃的現象就是地震。
平時做好地震準備
(1)全家人都要知道煤氣及電源開關的位置及如何使用開關。
(2)家中擺放的物品或裝飾品,首先要考慮牢固、安全。
(3)家中應備有家用消防器材,並要知道如何使用。
(4)全家人都要知道地震時家中哪裏最安全。
(5)了解居家、工作場所、學校附近的應急避難場所,地震時就撤到這些安全的地方。
(6)要了解自己天天接觸的建築物,像學校教學樓、寢室、家中的房屋等。知道哪種結構的建築物抗震性更好。
(7)位於地震高發地帶的家庭,家中要準備地震急救包,放一些必需的物品,如手電筒、半導體收音機、食品、礦泉水、藥品以及繩子、小錘子等。
地震逃生要領
地震時,我們怎麼保護自己?
(1)選擇小開間、堅固家具理想的避險地
放低、蜷曲身體
抓住牢固的物體
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
地震時,學校裏的自我保護(1)不要向教室外麵跑,應迅速用書包護住頭部或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待地震過後,在老師的指揮下向教室外麵轉移。
(2)在操場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
(3)千萬不要跑回教室去。
地震時,戶外的自我保護(1)就地選擇開闊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亂跑,不要隨便返回室內,避開人多的地方。
(2)要避開高大建築物,如樓房、高大煙囪、水塔,避開立交橋等結構複雜的旁就地躲藏。
(2)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
(3)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
(4)保護頭、頸和眼睛,掩住口鼻。
(5)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明火,因為空氣中建築物。
(3)避開危險物或懸掛物,如變壓器、電線杆、路燈杆、廣告牌、吊車等。
(4)避開危險場所,如狹窄街道、危舊房屋、危牆、高門樓等。
2.暴雨安全
暴雨是指24小時降水量大於或等於50毫米的降水。暴雨的主要危害有:
導致江河湖泊水位暴漲,淹沒農作物,衝毀農田,造成農作物減產或絕收;衝毀道路、橋梁、房屋、通訊設施、水利設施,衝垮堤岸堤壩,造成江河水庫決口,釀成大災;引起山洪暴發、山體滑坡和城市內澇,直接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水土流失,影響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