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東西是你出生時就定下的,性別、父母、家庭,這叫“命”,這變不了。有些東西是你後天得到的,財富、地位、榮譽,這叫“運”,這可以變。人不能選擇命,卻能轉運。這就是我——一個標準的窮二代在北京打拚了將近10年得到的啟示。
我是錢圖,曾經寫過一本《窮二代富二代》,所以有些人認識我,但大多數都不認識。在新書發布會上,很多人問我,書裏的故事是我的真實經曆嗎?還有很多人在網上問,“錢圖”是真人真事嗎?其實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故事能給予大家幫助和啟發,不是嗎?
我是一個赤貧家庭出身的窮二代,家在遙遠的雲南南部,世代以種地為生。到了我這裏,原本是要繼續因循種地、娶妻、生娃、種地的循環的,這就是“命”。一位老師說服了我的父母讓我去讀書,於是,我的“運”戲劇般地扭轉了。
到北京上大學之後,我結識了幾個富二代的朋友,為了擺脫窮二代的窮命,我極力靠攏他們,向他們學習掙錢的方法和致富的秘訣,我從一個畏首畏尾、到食堂打飯都恐懼大師傅的自卑男孩,變成了一個自信滿滿、手段老練的職場中人。我用了10年的時間實現了“三十而立”,回顧這段路,一半是慶幸,一半是感恩。
我看到有的網站在提到《窮二代富二代》的時候,打出來的旗號是“致富”、“有車有房”、“中產”等字眼,我了解,這是宣傳的需要,但這些似乎並不是我寫書的初衷,更不是我到北京的初衷。我,以及所有閱讀本書的人,不都是抱著“在北京尋找幸福”的夢想麼?或者說,我們最初的理想就是在一個自己喜歡的城市紮下根來,有個心愛的人,有個展現自己能力的舞台,有熱愛的工作,有個屬於自己的小房子——哪怕是一間朝北的閣樓,像老狼唱的那樣:“一扇朝北的窗,可以望見星鬥。”
但是,現實往往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你期待的少,並不表示容易滿足。競爭激烈的大城市裏,隻有勇士才能生存,隻有野心才能成就夢想。苟且沒有幸福,不鬥爭就沒有勝利。這是強者的舞台,更是智者的遊戲場,當你贏得遊戲的第一局,就必須走向第二局、第三局,你無法退出,別人也不允許你退出,這就是生存的真相。
我曾經想,有份穩定的工作就行了,每個月拿點工資,悠哉遊哉。但是沒過幾個月,工資就不夠花了,而漲工資似乎總是遙遙無期,於是,我想辦法爭取加薪,加薪不成就想跳槽。折騰,就此開始。
我曾經想,自己的專業不怎麼好,轉行是很困難的。但是工作之後我發現,很多行業是相通的,隻要你用心鑽研,跨行其實是很容易的事。加上朋友的幫助和介紹,幾乎無所不能。於是,我在廣告、會展、谘詢、餐飲等領域竄來蹦去。
我曾經想,有一間自己的小屋子,慢慢地還掉貸款,偏安一隅就行了。但是我漸漸發現,這個想法太幼稚了,郊區就是郊區,跟市中心差別太大,每天花在路上的時間成本過多,而且以後孩子上學都成問題。既然如此,我就得努力掙錢換城裏的大房子。
我曾經想,自己“出身”不好,隻能跟同樣“出身”的孩子們在一起玩,跟他們走同樣的路。但是,當我結識了幾個成長環境完全不同的朋友之後,發現我們交流起來完全沒有界限,不管是政治、曆史、時事,還是足球、八卦、金融、投資,我們都能說到一起。“窮孩子”和“富孩子”之間的界限沒有那麼牢不可破,隻要你能戰勝自己的自卑心理!
我曾經想……總之,我很多老舊的想法在我參加工作之後完全顛覆了,而我的命運,也就在這一次次的“破”與“立”之間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