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心理罪之第七個讀者(4)(1 / 3)

丁樹成彙報了昨天調查走訪的情況。案發地點為師範大學男生二宿舍三樓左側衛生間。全樓分六層,共325個房間,其中宿舍306個,衛生間12個,圖書室1間(位於一樓),倉庫5間(位於六樓),值班室1間(位於一樓)。宿舍樓每晚10點半關門,次日淩晨5點開門。住宿男生為數學係、外語學院、物理係、法學院、藝術學院共計1744人。案發當晚不在寢者共83人,其中在校外租房者17人(尚在逐一核實行蹤)。22人在校外錄像廳看通宵錄像,已經查實無作案時間,因為經調查該錄像廳11點後放映黃色錄像,因此11點左右就把大門鎖上。當晚有20個家在本市的學生回家看淩晨歐洲冠軍杯柏林赫塔對AC米蘭的比賽(正在核查中)。1人(法學院三年級學生吳涵,住352寢室)在值班室值班,據值班員孫梅所講,吳涵當晚11點和她在值班室聊天至淩晨3點,後吳涵進入裏間的休息室睡覺,再也沒出來,孫梅在值班室裏打毛線聽廣播直至早上5點。5點整,孫梅打開宿舍大門。5點半左右,孫慶東跑下來說三樓死了人。另外23個不在寢的人員正在調查中。

邢至森看看一臉疲憊的丁樹成:“辛苦了。”

丁樹成笑笑,繼續他的彙報。

從案發現場看,除了其他尚未查實的人有作案嫌疑外,也不能排除校外人員作案的可能。師範大學位於本市繁華地段,往來人員比較複雜。師範大學的院牆高僅1.9米,一個成年人可以輕鬆翻越,而且與二舍相鄰的院牆外即本市一條主要街道。從二舍來看,由於年代久遠,雖然樓下大門緊鎖,但是窗戶多殘破不堪。一樓的窗戶都裝有鐵護欄,但是正門兩側有自行車棚,完全有可能踩在車棚的雨搭上攀上二樓窗台,打開窗戶後潛入樓內。從勘驗結果來看,二樓兩側廁所裏,有幾扇窗戶已經損壞,根本關不上,在雨搭和二樓廁所的窗台上都有攀爬痕跡,但是不能確認是在案發當晚形成的。因為通過對學生的調查走訪發現,很多學生都知道那幾扇窗戶是壞的,還把那裏叫作“綠色通道”。校保衛處有規定,如果學生晚歸,必須到保衛處說明原因,然後由值班幹部送回宿舍樓,而且第二天還要通報院係。所以很多晚歸的學生都選擇從那裏悄悄地爬上樓去。那些攀爬痕跡很可能是之前的晚歸學生留下的。

從死者的社會關係來看,死者周軍是外地人,在本地沒有親屬。其父母均為工人,社會關係簡單,基本可排除由於上一代的仇怨而導致殺身之禍的可能。從調查走訪的情況來看,死者周軍平時為人比較隨和,喜歡開玩笑。雖然有些玩笑比較過火,但沒聽說與人結過仇怨,也沒有證據顯示他與校外人員有瓜葛。死者身亡時所穿衣物中無貴重財物,上衣口袋中有人民幣32元8角,考慮到沒有哪個人會蠢到去廁所搶劫殺人,所以基本可以排除圖財害命的可能。從死者遺物的查找情況來看,沒有發現有價值的線索。

“基本的情況就是這樣。”丁樹成合上記事本。

邢至森點點頭,抽出一支香煙點燃,又把煙盒扔給丁樹成。丁樹成也點燃一根煙,兩個人相對無言,默默地抽著煙。

“你怎麼看?”吸了大半根煙後,邢至森問道。

“比較麻煩。”丁樹成把煙頭按滅在煙灰缸裏,“排查範圍太大。而且從現有的線索來看,無法推測凶手的作案動機,沒法進行下一步偵查工作。”

邢至森沒作聲,眉頭緊蹙。

他已經在經文保處幹了五年了,處理過的案子也不算少。可是性質最惡劣的也不過是故意傷害、盜竊什麼的,這樣的命案還是頭一次遇到。刑警出身的邢至森很清楚,按照慣有的偵查思路,推測作案動機是偵破凶殺案的首要步驟,可是這個凶手為什麼要殺死周軍呢?

死者背景單純,社會關係簡單,仇殺、情殺和謀財害命跟他都貼不上邊。這就使得偵查活動無從下手。

“實在不行,就用老法子——摸排查。先從外圍查查,看看有沒有線索。”

丁樹成有點提不起精神,這是一項非常撓頭的工作。

邢至森看出丁樹成有點情緒,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算是鼓勵。

在這個總人口600多萬人的城市裏,一個人的消失實在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因為在這個城市的各個角落裏,同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即使對於警察而言,周軍的死,也不過是案頭上一堆等待分析的、冷冰冰的數據和資料。然而,在寧靜的師大,尤其在破舊陳腐的二舍,卻是一個極具轟動性的事件。

方木從保衛處出來之後,想了想決定翹課去附近的書店看書。這一看就是一整天,看完了一本厚厚的王朔文集。

他不知道的是,自己被保衛處叫去問話的消息當天就傳遍了整個法學院,而且越傳越玄,僅僅一天的時間,最終的版本就是他在課堂裏被當場抓獲,方木奮起拒捕,後來被幾個荷槍實彈的警察當場拿下。而他自從去了保衛處之後就無影無蹤,這讓謠言顯得更加真實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