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人性,是在一定社會製度和一定曆史條件下形成的,受到所處的社會環境的影響。所以“人之初,性本善”隻是一個美好的願望,人性中自然有美好的、積極的、樂觀的一麵,也會有醜惡的、消極的、悲觀的一麵。在每個人的人生曆程中,人性猶如工具,那些人性中的優點如利器,能披荊斬棘,為我們獲得成功的階梯;而人性中的缺點則如繩網,對我們束手捆腳,置之陷阱絕地。
之所以要對人性進行反思就是要讓大家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通過直透心靈的反思,克服自己人性中存在的弱點,修養身心,求得平安快樂,激勵自我,獲得成功。同時,在人際交往中獲得更多的尊重,在職場中擁有更加廣闊的天地,收獲幸福美滿的婚姻和家庭。
在開始本書的內容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故事:
一個名叫“我”的人做了個夢。
我在夢中見到了上帝。
上帝問我:“你想采訪我嗎?”
我說:“我很想采訪你,但不知你是否有時間?”
上帝笑道:“我的時間是永恒的。你有什麼問題嗎?”
“你感到人類最奇怪的是什麼?”
上帝答道:“他們厭倦童年生活,急於長大,而後又渴望返老還童;他們犧牲自己的健康來換取金錢,而後又犧牲金錢來恢複健康;他們對未來充滿憂慮,但卻忘記了現在;於是,他們既不生活於現實之中,也不生活於未來之中;他們活著的時候好像從不會死去,但是死去以後又好像從未活過……”
上帝握住我的手,我們沉默了片刻。
我問道:“作為長輩,你有什麼生活經驗要告訴子女的?”
上帝笑著答道:“他們應該知道,不可能取悅所有人,他們所能做的隻是讓自己被人所愛;他們應該知道,一生中最有價值的不是擁有什麼東西,而是擁有什麼人;他們應該知道,與他人攀比是不好的;他們應該知道,富有的人並不擁有最多,而是需要最少;他們應該知道,要在所愛的人身上造成深度的創傷隻要幾秒鍾,但是治療創傷卻要花幾年的時間;他們應該知道,有些人深深地愛著他們,但卻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情;他們應該知道,金錢可以買到任何東西,但卻買不到幸福;他們應該知道,兩個人看同一個事物,會看出不同的東西;他們應該知道,得到別人的寬恕是不夠的,他們也應當寬恕自己;他們應該知道,我始終存在。”
生命苦短,一味馬不停蹄的奔跑隻會讓人越來越無法看清自己的來路和想要的未來,偶爾停下來反思一下自己的人生、生活,知得失,曉進退,或許才更能明白生活的真諦。而這,也正是我們撰寫這本書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