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突破窮人思想 2敢花錢才能賺大錢
錢早晚有花完的那一天,但如果你能把它轉化為智慧,它就會跟著你一輩子,讓你受用一生。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富人與窮人之間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差別——富人花錢比較豪爽;窮人一分錢都要掰成兩半來花。也許說到這裏有人會說:“你說的不對,我看過很多有錢人,他們比誰都要摳門。”如果你這樣想,說明你對“有錢人”的認識還不夠。這個社會上的確存在著一些你剛剛說的那類人,但我敢說,這種人一輩子都發不了大財,更別說享受錢給人帶來的幸福與樂趣了。為什麼?因為財富不是靠省吃儉用、摳摳搜搜積攢而來的,而是不斷把賺來的錢投資自己,讓自己獲得成長,進而獲取更大的財富。這才是真正賺錢的方法,才是一個真正有錢人的思想。
我們可以看看比爾·蓋茨、巴菲特,看看所有世界級的富翁們的行為,他們沒有一個是“守財奴”,他們反而會把賺來的錢奉獻出去,去幫助別人,去回饋社會。沒有人比比爾·蓋茨更有錢了吧?比爾·蓋茨把他所有的財富的2/3都捐給了社會,他的舉動說明了什麼?說明了隻有那些敢花錢、把錢花到正地方的人才是最聰明的人,才是最懂得賺錢的人,才是最會賺錢的人。
和許多人一樣,在父母安排下我報了一個當時看似很熱門的專業。大學畢業後我才發現,想找份令自己滿意的工作比登天還難,曾經看似熱門的專業已經被替代了。沒辦法,人生就是如此充滿波折,為了養家糊口,為了實現理想還是得硬著頭皮出去闖蕩。
2005年,我背著行囊來到據說滿地是機會的北京打拚,在一個同學的地下室出租房落腳後,我馬上開始找工作。剛到北京時的我講著一口家鄉話,除了一個大學同學外沒有任何人脈。我頂著北京40多度的高溫遊蕩在每一棟寫字樓下,隻要發現有招聘廣告就立馬跑進去應聘。一個月下來,應聘了十幾家公司,但最終的結果都一樣——失敗。
從老家出來時身上帶的1500塊錢很快就用完了,更不巧的是,這時,同學的女朋友也來了北京。雖然同學沒有明著說女朋友要來他這裏住,但我知道人家就是奔著他來的。所以,我隻能另尋他住。
離開朋友的住處時,我身上就隻剩下175塊錢,扛著行李在大街上遊蕩了一天後,想找家旅館住下,一問價格,我猶豫了,最便宜的也要花掉我全部資產的2/3,沒辦法,看來隻能蹲票房(火車站)了。
看著眼前來往穿梭的人群,我迷茫了,我不知道是繼續留下來還是用僅有的錢買票回家,我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裏大約想了3個多小時,最後還是決定留下來。成功和財富不會輕易光顧任何人,隻有那些在困難中扛過來的人才有機會得到“財神爺”的青睞。
我決定放棄大學時報考的專業。萬事皆零起,既然自己的專業不好求職倒不如選個門檻低的行業從基礎做起。很多年輕人不能成功就是因為眼高手低,滿意的工作找不到,不滿意的工作不愛幹,一來二去就自卑了、迷茫了、放棄了。我放棄了大學時報考的專業,選擇了保險行業,做了一名保險推銷員。雖然工資不高,但有提成,並且還管住。飄忽不定的心終於穩了下來,我盡心盡力地經營著眼前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
我是個偏內向、不善言語的人,我根本不懂銷售,所以,半個月下來居然未完成一份訂單。經理對我說:“再給你半個月時間,如果還是沒有業績的話你就可以滾蛋了。”記得當天晚上我一夜沒睡,我合計著如何改變自己,怎樣才能把自己打造成一名合格的推銷員……正當我為此而發愁的時候一個同事打電話過來對我說:“你這個月還沒有完成銷售任務吧?”
“是啊,我正在這犯愁呢!”我說。
“我的一個朋友剛剛和我說他手裏有份光碟,是專門講銷售的,你要不要買來聽聽,據說很有效哦!”他說。
“是真的嗎?多少錢?我願意買。”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