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95年的家鄉小城
九五年的西南小縣城,沒有車水馬龍的喧囂,也沒有高樓大廈的遮天避日。黃贏的家鄉位於西南C市之下的川口縣,C市在九五年還沒有成為中央直轄市,所以下轄的各個縣城的發展速度都不是很理想,不像深圳等地高樓大廈滿目。
不過這樣的小城保留著大城市的所沒有的風景,比如小巷裏的石板路,路邊低矮的瓦房,院子裏生長了幾十年的黃角樹。
黃贏看著自己已經漸漸忘卻的記憶隨著路邊的景象而逐漸生動起來,一種真實又荒誕的感覺。就像看著路邊低矮的瓦房被推土機推倒,然後變成了一個個高樓,高樓裏麵的人茫茫碌碌的出來又進去,上演著一碼碼或歡喜或悲傷的曲目。
再定睛一看,瓦房還是那個瓦房,沒有高樓,沒有人群,隻有坐在瓦房門檻上慈祥的老大爺老大娘,或捧著一碗熱氣騰騰麵條稀飯,或是一杯香煙嫋嫋的清茶。看著路邊來來往往的人回憶起自己年輕時的美妙時光。
一陣清脆而又標準的C市方言叫罵,打斷了黃贏對家鄉的追憶,把他拉回了現實的空間。
“黃二娃,你娃兒明明吃老一碗豆花五碗飯,該收你兩塊錢,你朗個才給我一塊五啊?你娃兒今天不說清楚老娘就是不準你娃兒走,看你敢不敢耍賴!!!”
“周二妹,不就是多吃老你兩碗飯嘛,我們兩個啥子關係嘛。你媽還說二回喊我去做倒插門,把你給我做婆娘,老公吃婆娘的豆腐是正常的嘛。”
黃贏看著年輕版的黃二娃和周二妹,誰知道以後他們兩個還真的是結了婚。結婚後每天都是吵吵鬧鬧的,但就是不傷和氣,還越吵越幸福,生活越來越美滿,小小的豆花飯館也被黃二娃越做越大,成了遠近文明的有錢人。誰又能知道黃二娃和周二妹曾經為了五毛錢而吵的不可開交。
“看啥子,看啥子,你是不是也想學黃二娃那個二流子,吃飯不給錢?”黃媽順著黃贏的目光看向站在路邊和周二妹吵架的黃二娃,氣的狠狠的扭了黃贏一下。
“看到沒的,不好好讀書就是這個下場,吃碗豆花飯都開不起錢,你說黃二娃有啥子用哦。”
聽著黃媽在耳邊絮絮叨叨的說著,黃贏有些哭笑不得。就是老媽說的二流子,以後就是很多家庭仰望的存在。而她常常說有出息的在國營企業上班的某某人,以後卻麵臨著下崗的危險。這就是這個時代的局限性,誰知道黃二娃的經商天賦,誰又能知道某某人守著快倒閉的國營廠,拿著微薄的保證金,而沒有一次買斷工資的勇氣,最後廠子倒了連買斷費都沒有。
黃贏看著路邊臉紅紅的黃二娃,邊走邊YY,以後多開開金手指,什麼比爾。蓋次,巴非特,統統都是浮雲。卻沒想到過世界的慣性不會因個人的意誌而脫離太多的運行軌跡,尤其是身為一個意誌不是太堅定的五年級三班的黃贏小同學。
黃贏家離當時縣中心所讀的小學不是很遠,就十多分鍾的路程。經過他心裏一路YY也就差不多到學校了。
學校因為離當時的縣政府不遠,所以顯得很是熱鬧。清晨的上班族彙聚成的洪流,造就了路邊早餐業十分的繁榮,當然,大多數都是地攤類的。賣包子稀飯的,賣豆漿油條的,賣鍋魁雜醬麵的交相輝映。你吼一嗓子:“包子饅頭,花卷稀飯。”那個也不示弱的要吼上一嗓子:“才出鍋的油條,五角錢兩根。豆漿五角錢一大碗(別以為賣的貴了,那大碗就是絕對的大海碗。那時的豆漿絕對是豆漿加水,不是水加豆漿,放的也是白砂糖,而不是現在的糖精。)”
望著這些早餐攤,黃贏有一些傷感。因為在五年之後就會有一群名為城管的執法人員,用非常文明的方法把這些地攤清洗得無影無蹤,就像藍天一樣一塵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