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總要讓奴婢先將門窗關好(2 / 2)

話音落下。

毛驤別有深意的看了藍玉一眼,隨即便走到了一旁。

見此情景。

藍玉心裏忽然生出一股子不祥的預感。

難不成是朱元璋震怒,下定決心要將自己的兒子給貶為庶人?

他越想越覺得有這種可能。

朱元璋雖然是行伍出身的皇帝。

但因為早年的經曆,他極為看重教育與禮法,更在不久之前,將禮法二字直接納入了大明例律當中。

念及至此。

藍玉的心頭愈發沉重。

他的腦海中甚至都浮現出了,他的兒子被流放到偏遠之地的場麵。

也就在藍玉胡思亂想的時候。

先前進去通報的侍衛,快步跑到了藍玉的麵前:“涼國公,陛下請你到禦書房一敘。”

藍玉沒遲疑,挪動腳步,跟隨那侍衛一同走進了皇宮之內,直奔禦書房。

……

此刻。

禦書房內。

一名須發斑白的中年男子端坐在桌案之後。

不用說話,甚至不用抬頭,便能給人帶來一種十分強勁的壓迫感。

放眼天下能有這般氣勢之人,除了那位重塑中華的洪武皇帝朱元璋,還能有誰呢?

“你這個舅舅,真是沉不住氣。”

朱元璋扭頭對身旁太子朱標道:“上午才剛跟他說完,這會就又找過來了。”

朱標聞言,微微一笑。

“此事畢竟關係到小昭的前程。”

“舅舅那麼疼愛小昭,著急也是在情理之中……”

朱標的言語,隨和儒雅,說話時不急不緩,直叫人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嗬嗬。”

朱元璋也笑了,接著似乎是想起了什麼,神色幽幽的說道:“之前隻以為這小昭就是個二世祖。”

“除了走雞鬥狗,喝酒食肉外,什麼都不會。”

“今日聽聞他在國子監內的言語著實是嚇了咱一跳啊。”

“他的一些言語雖說有些偏激。”

“但若仔細去想的話,他說的又何嚐沒有道理呢……”

朱元璋望著手裏宋訥送來的奏本,眼中盡是說不出的意味。

朱標見狀,嘴唇蠕動了兩下。

他今日看見宋訥這份奏本的時候,其實也被嚇了一跳。

當然。

嚇到他的並非是藍昭當著眾人的麵罵宋訥這位當代大儒的祖宗,而是藍昭罵宋訥之前所說的話。

就在昨日。

國子監的課堂上。

祭酒宋訥用大明邊境的問題對學子們進行問策答辯。

學子們的回答五花八門,說什麼的都有。

有人說,要以戰養戰,以夷製夷,方能得到太平。

也有人說,要以和為貴,休養生息,恢複民力,等到國家強盛,再徐徐圖之。

最後在學子們的詢問之下,宋訥也說出了自己的見解。

他以漢朝與戰國時期的趙國舉例,說應對當今大明邊患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陳兵邊境,立法分屯,設立屯田地,遇敵則戰,寇去則耕,長此以往。

這話當時宋訥也對朱元璋說過,並被朱元璋采用。

誰知。

就在滿堂學子紛紛點頭附和宋訥之時。

堂下忽然傳來一聲譏笑:“立法分屯,屁也不是!”

這話說出來。

宋訥當場就不樂意了,抬頭望過去,正看見那不學無術的藍昭。

但宋訥畢竟是當代的大儒,也算能沉得住氣,直接就問藍昭,是否是有更好的見解。

藍昭答:“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掠地先掠城,掠國先掠民,南民北遷,北民南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