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生理心理社會總體健康觀指導思想(1 / 3)

生理-心理-社會總體健康觀指導思想

隨著禁毒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和對吸毒人群的持續關注,居高不下的複吸率讓我們意識到僅僅通過強製性生理戒毒並不能徹底地幫助吸毒者走出毒窖。很多在戒毒所裏成功戒毒的吸毒者回歸社會後不久又開始吸食毒品,有的吸毒者甚至有多次戒毒的經曆。幫助吸毒者恢複健康,徹底擺脫毒品的毒害,不僅要從生理層麵上關注,同時還要從心理層麵及社會層麵上加以重視。

對於健康,人們有不同的闡釋,比較完整全麵的理解是指人們在生理、心理和社會三個方麵所獲得的一種穩定、和諧和完善的狀態。第一,健康由生理、心理和社會三個方麵組成,缺一不可;第二,健康必須具備穩定的特點,健康的狀態不是暫時的,而是比較長的且沒有太大的起伏;第三,健康的這三個方麵應該是和諧的,不存在一個方麵很強而其他方麵很弱的狀態;第四,健康隻是一種狀態,並不是固定不變的,通過個人的努力,也可以改善自身的健康狀態。健康的生理層麵是指通過特定的行為所能獲得的生理健康,包括一般身體、感覺器官、神經係統等具備健全的機能且機能狀態比較穩定,同時還應具有較強的免疫能力。健康的心理層麵主要包括三個方麵,即智力健康、情緒健康和精神健康。智力健康是指個體具備正常的認識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有做出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情緒健康則是指具備識別他人情緒的能力,有合理表達自己情緒和調節控製自己情緒的能力;精神健康是指個體有積極的健康價值觀,有樂觀的人生觀和自己的信仰。健康的社會層麵認為人具有社會性,人是社會的人,總會處於各種人際關係中,扮演著各種角色,因此一個健康的社會人必須具備完成社會角色的能力以及社會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的能力。以往研究也表明,在眾多複吸影響因素中,需考慮生理、社會和心理三個方麵。

一、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是導致吸毒者複吸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鹿存芝等人(2006)在寧夏地區對327例強製戒毒人員複吸原因進行調查分析,結果表明在327例複吸者中,有77.80%因脫毒後遺留的身體不適、焦慮、失眠、疲勞等稽延性戒斷症狀造成複吸;有12%的戒毒者因患各種疼痛病症而複吸;也有10.20%的戒毒者為提高性機能而複吸。再如,楊朝陽等人(2009)在福州地區對870例吸毒人員進行複吸原因的調查,結果也證明了生理因素是造成吸毒人員吸食毒品及產生複吸行為的主要原因之一。該調查發現,失眠(13.0%)、身體疲勞(6.6%)、煩惱(22.1%)、難受感覺(4.1%)、尋求補償(2.8%)、享受最後一次(14.4%)是誘發藥物渴求、強迫用藥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戒毒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吸毒者的生理反應對他們所產生的負性影響。不僅要幫助吸毒者意識到這些生理反應是戒毒過程中的必經階段,還要幫助他們提高自信心和戒毒的信念,相信自己能夠成功戒毒。另外,有研究表明,美沙酮維持治療在幫助吸毒者戒毒的過程中也產生了較好的效果。肖琳、吳尊友等人(2007)對浙江省溫州市、四川省西昌市、貴州省織金縣接受社區美沙酮維持治療的30名門診患者、15名患者家屬、7名門診醫生進行深入訪談,訪談結果顯示治療前多數患者消瘦、虛弱、精神萎靡。治療後大部分患者自感食欲好轉,體重增加,體力和精神狀況均有明顯好轉。此外,絕大多數患者認為自己性功能有所好轉。由於不再注射毒品,皮膚感染或者化膿的狀況顯著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