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吸毒人群對艾滋病態度的內隱實驗研究(1 / 3)

吸毒人群對艾滋病態度的內隱實驗研究

吸毒人群之所以作為艾滋病幹預的重點對象,是因為吸毒人群的兩類高危行為:靜脈吸毒和不潔性行為,分別對應於艾滋病傳播的兩條重要途徑——經血液傳播和通過性行為傳播。上一節探討吸毒人群對於海洛因/美沙酮的內隱態度及外顯態度,是為了更好地揭示毒品成癮的心理學機製,解決吸毒人員反複複吸的問題。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吸毒人員是艾滋病的高發人群,探明吸毒人群對於預防艾滋病所持有的態度,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目前我國艾滋病幹預常用的方式有廣告宣傳、同伴教育、娛樂場所免費提供安全套等。公益廣告等形式的艾滋病預防宣傳雖然具有受眾麵廣的優點,但考慮到其內容和形式有限,以及大眾對於外界信息超載建立起來的知覺防禦體係等因素,這種幹預方法缺乏針對性和深度,以致目標人群很難接受到真正有用的信息。中國的同伴教育還處在探索和推廣應用的階段,專業性和延續性還有待進一步提高。而即便娛樂場所免費提供安全套,但如果缺乏主動預防艾滋病的意識,那麼高危人群自覺采取安全性行為的可能性也較低。所以高危人群對待預防艾滋病的行為是否抱有積極認真的態度成為艾滋病幹預的關鍵。

盡管心理學的研究早已證實態度並不必然導致對應的行為,但是過去研究的態度更多是指外顯態度。而當一些吸毒者處在毒癮發作、混用針管靜脈吸毒時,或者發生不潔性行為的情境下,外顯的、理性認知加工過程已經退讓於衝動的、即時滿足的、內隱、前意識加工過程。而且,平時表現的外顯態度受到社會稱許傾向以及自我矯飾的影響,在很多情況下不能反映出在高危情境下的吸毒者可能采納的行為。艾滋病的高危行為類似於毒品複吸行為,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一種非理性決策行為。所以,相比較而言,調查吸毒者對艾滋病預防的內隱態度更接近於行為的本質。

通過專業數據庫查詢(PsychINFO、ERIC、MEDLINE、JATOR、中國知網、維普等)尚未檢索到使用內隱聯想測驗(IAT)來進行艾滋病幹預的實驗研究,因此,本研究將內隱聯想測驗結合到艾滋病幹預的研究中具有創新性。

一、研究目的

研究內容包括吸毒人群掌握艾滋病相關知識點程度、願意采納艾滋病預防行為的程度、吸毒人群對於艾滋病的預防行為的外顯態度和內隱態度情況。目的是探討兩種態度的相關程度,比較美沙酮維持治療者、未經美沙酮治療者、普通人群對於艾滋病預防的內隱態度是否存在區別。同時調查吸毒人群平時可能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為的狀況,研究與高危行為有關的重要因素,從而為今後的艾滋病幹預提供更準確的切入途徑。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從南京市社區戒毒人群中隨機選取美沙酮維持治療者45名,男32名,女13名,平均年齡36±6.80歲;未經美沙酮治療的吸毒者30名,男17名,女13名,平均年齡37±7.11歲。從南京市社區中隨機選取正常被試30名,男18名,女12名,平均年齡35±6.18歲。

(二)實驗材料

(1)一般情況調查:吸毒人員的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吸毒年限、是否經過美沙酮治療、治療時間、自評對毒品的渴求程度。

(2)耿柳娜修訂的《吸毒人員拒絕毒品自我效能感問卷》、《毒品複吸高危量表》(同上一節)。

(3)內隱聯想測驗(IAT):內隱聯想測驗按照Grennwald等(1998)提出的方法,使用Inquisit軟件編寫標準化的實驗程序。本研究就吸毒者預防艾滋病的內隱態度調查,施測了自編的易感—預防IAT實驗,每個實驗由7個組塊、200次刺激反應組成。IAT的概念詞:易感艾滋(不用安全套、靜脈吸毒、共用針管、多性伴侶、吸食海洛因),預防艾滋(百分百安全套、美沙酮治療、一針一用、唯一性伴侶、美沙酮治療);屬性詞:我(我、我的、俺、俺的、自己、自己的),非我(他、他的、別人、別人的、外人、外人的)。本節IAT相應的實驗程序步驟和實驗程序界麵分別見表3-8和圖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