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未成年人吸毒的質性研究(1 / 3)

未成年人吸毒的質性研究

吸毒問題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禁絕毒品將是一項長期、複雜、艱巨的工作。在吸毒人群中,青少年成為一個龐大的構成群體,尤其是未成年人。研究者對南京市117名未成年吸毒人員進行調查研究,研究者認為,要從家庭、學校和社會三個維度審視和剖析未成年人吸毒的原因與對策。

一、研究目的

從南京市公安局禁毒處的調查數據來看,目前南京登記在冊吸毒人員9100人,青少年3500人,其中“80後”青少年2673人,“90後”青少年201人,截至2008年11月,未滿18歲的吸毒人員117人。本文以117例未成年吸毒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和研究,以了解和把握未成年人吸毒的原因與對策。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涉及的117例未成年吸毒者,分布在南京市主城區的所有區域,在性別、文化狀況、就業狀況及吸食毒品種類來看,呈現出以下一些特點:

在性別狀況上,117名未成年人吸毒人員中,男性58名、女性59名,男女性別比接近1∶1,比例幾乎相當,在性別上差異不大。在年齡分布上,年齡最小為14歲(1994年7月出生,且已有一年吸毒史),17歲的有87人,占未成年人總數74.3%,成為未成年吸毒人群的主體,16歲的有19人占16.2%;15歲的8人占6.8%;14歲的2名占1.7%。在文化狀況上,未成年吸毒人群的文化程度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吸毒者占到80%以上。具體地說,小學文化24人,占20.5%;初中文化的有72人,占61.5%;而高中文化吸毒者隻有15人,占12.8%;大專以上文化的6人,占5.1%。在就業狀況上,未成年吸毒者亦以無業、娛樂場所非正式就業為主。無業人員76人,占65%;在娛樂場所工作的14人,占12%;在校學生27名,占23%。在吸食毒品種類狀況上,吸食冰毒、K粉等新型毒品的未成年人占絕大多數,其中冰毒吸食者71人,占60.7%;K粉吸食者39人,占33.3%;海洛因吸食者7人,占6%。從這一狀況看,青少年單純吸食傳統毒品的比例很低,絕大部分是吸食新型毒品。從吸食地點來看,吸毒由過去的單人吸食發展到群體吸食,吸食場所由舞廳、酒吧發展到夜總會、茶社、賓館、私人會所、賭檔等。尤其是賭檔,毒品參與其中,賭毒相互融合成了一種新興的違法犯罪形態,形成了“隻要賭就有毒可吸,吸了毒有勁再賭”的惡性循環。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訪談法對上述研究對象進行訪談,主試為心理學專業研究生,采用NVivo 8對訪談資料進行分析。

三、研究結果

(一)未成年人吸毒的社會危害

1.吸毒直接導致違法犯罪行為。在對南京市吸毒人員的數據進行分析之後我們發現,很多未成年人為了籌集毒資走上販毒、賣淫、盜竊、詐騙的道路,更嚴重的是從事搶劫、綁架、殺人等暴力犯罪活動,毒品與搶賭黑等問題相互交織的現象越來越明顯。未成年人吸食毒品經常是群體性吸食,較易產生群體淫亂和暴力行凶行為,這些都嚴重影響社會治安的穩定。以南京為例來看,在117名未成年吸毒者中,有各種違法犯罪行為的58人,占49.6%,分別是:犯有尋釁滋事、打架鬥毆的有16人,有盜竊行為的15人,有販毒、容留吸毒行為的7人,有搶劫行為的6人,有聚眾淫亂行為的6人,有賣淫行為的4人,有敲詐勒索行為的3人,有強奸行為的1人。高淳縣2006年7~9月份在縣城湖濱公路等路段,先後發生多起騎摩托車搶劫案件。經過公安機關周密偵察,案件得以偵破,抓獲作案人員6名,全部是吸毒人員,年齡最大的18歲,最小的才14歲,他們搶劫作案10餘起,搶得現金7萬餘元都用於吸毒。

2.吸毒危害未成年人的健康。在117名未成年人吸毒者中,吸食新型毒品占絕大多數。吸食新型毒品對人的中樞神經係統有極強且不可逆轉的損傷,會嚴重損害吸毒人員的組織器官功能,產生精神偏執、行為失控等現象,還會出現包括頭痛、心慌、心絞痛、循環性虛脫、厭食、嘔吐、腹瀉、腹絞痛在內的中毒症狀並引發呼吸係統疾病。過量吸食新型毒品會引起吸食人員極度興奮,體力嚴重透支,會造成抵抗力下降,體質減弱,甚至引發心血管疾病而猝死。2007年5月在江寧某娛樂場所一少女就因為吸食新型毒品後高度興奮引起心血管病變而猝死。在對117名未成年吸毒者的調查中發現,體質較弱並患各種疾病的有30多人。南京市吸毒人員中有1068名參加藥物維持治療,其中有肝炎、肺炎等各種傳染病的731人,占參加治療人數的68%。每年因吸毒而死亡的都有30~50人。南京市發現艾滋病患者有610多人,其中吸毒的有193人,因吸毒而感染艾滋病的占33%。

3.吸毒帶來家庭和社會的不和諧。吸毒人群的不斷增多,毒品的蔓延與發展成為和諧家庭與和諧社會建設的嚴重隱患。吸毒成癮後,除了經濟問題以外,吸毒者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也會發生極大的變化。吸毒者成癮後不再要求自己進步,沒有向上的積極追求,對社會、家庭不再有責任感。尤其是未成年人對生活失去坐標,對人生失去方向。其性格變得嫉妒、易怒、暴躁,對同學對家長漠不關心。在筆者走訪的數位個案中,當問及今後的打算時,回答“沒有打算”、“沒有計劃”、“走一步算一步”的占80%多。問及他們對同學、老師、家長的感情時,回答“一般”、“不好”的占76%,回答“恨”的占5%。由此可見,毒品不僅對個人的身體產生影響,更會影響到個人的心靈。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是社會今後的建設者,國家的發展、社會的振興離不開青少年的進步,對青少年吸毒行為進行研究與分析是每一位禁毒工作者肩負的現實責任和任務。

(二)未成年人吸毒成因分析

吸毒的原因多種多樣,吸毒者最初“品嚐”第一口時,或多或少是受到一種不健康心理的驅動。研究工作者將原因歸納為以下七種:(1)盲目好奇。在吸毒者中,特別是在青少年吸毒者中,很多人最初隻是為了盲目滿足對毒品的好奇心理而“偷嚐禁果”。(2)趕時髦、羨慕虛榮。在當今社會中,以為“吸毒者為時尚”而去趕“時尚”,從而染上毒品的的確不少。(3)追求刺激和享樂。一部分吸毒者受享樂主義的影響,將吸毒作為“追求刺激”和“高級享受”。(4)輕信與無知。有不少青少年以為吸毒能減肥,也有的以為能治病,還有的認為能增加靈感。(5)逆反心理。因賭氣或逆反心理導致吸毒的也有許多。(6)受誘騙。有不少青少年因交友不慎,被所謂的“哥們”、“朋友”誘騙而誤入歧途。(7)自暴自棄。在吸毒人群中,因受挫折而自暴自棄的也不少。以上這些可以劃為吸毒者自身的原因,在這裏我們主要分析其他三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