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與政策建議
當前,毒品問題已成為全世界的公害。中國也麵臨著十分嚴峻的戒毒形勢。本章對國內戒毒工作現狀進行了闡述,列舉了幾種主要的戒毒模式,並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此外,本章還著重談到了心理幹預在戒毒中的運用及功效。最後,本章從青少年、艾滋病患者、社會工作三個角度對如何有效地幹預吸毒者給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我國戒毒工作現狀及主要問題
一、我國當前的戒毒模式及其缺陷
我國目前主要存在美沙酮治療門診戒毒模式、“以勞養戒”的康複模式、雲南戴托普治療社區模式、“無毒社區”模式、“虎日”模式、“海上戒毒法”、“戒毒愛心屋”模式、社區禁毒社會工作模式這八種戒毒模式(韓丹,2008),它們各有其優點與不足。
(一)美沙酮治療門診
美沙酮治療門診是目前國際上普遍使用的一種戒毒模式。其中,美沙酮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鴉片類麻醉藥品,吸毒者服用後會感受到與海洛因等非法毒品類似的效果,而有著較小的副作用,所以它可以替代海洛因等非法毒品而達到戒毒目的。另外,它服用起來相當方便,這就為那些不宜或不願接受住院等治療方法的海洛因成癮者提供了一種戒毒的新選擇。
目前,我國香港特區及雲南、四川、浙江、貴州、廣西和江蘇等省已經試行過這種戒毒模式,其成效可喜。一方麵,戒毒者可以一邊戒毒一邊照常工作或學習,而不必為戒毒放棄工作和學業、脫離主流社會;另一方麵,由於吸毒者可以不再依賴海洛因等非法毒品,由非法毒品引發的一係列違法犯罪行為則大為減少,同時,吸毒者靜脈注射及共用針管等高危行為以及由此引發的艾滋病傳播現象也大大減少了。
但是,這種戒毒模式依然有其缺陷:首先,由於對美沙酮治療門診的相關宣傳不夠,社會公眾對其認識還有待提高,這導致許多吸毒者不能主動尋求美沙酮替代治療,同時許多市民不理解政府的做法而認為這是在縱容吸毒,尤其是對於那些內心仍然偏好海洛因而口頭上稱自己更傾向於選擇服用美沙酮的吸毒者而言,由於他們可能隻在有人監督時才去美沙酮治療門診求診,而更多時候仍保持吸食海洛因等非法毒品的舊習,美沙酮治療門診模式的戒毒效果有一定局限性。其次,這種戒毒模式要求衛生、公安等諸多部門在思想認識和工作操作上保持高度的協調統一,而這往往難以實現。第三,美沙酮畢竟也是一種鴉片類藥物,仍具有一定的成癮性,所以準確把握其使用劑量仍是實踐中的一大難題。
(二)“以勞養戒”的康複模式
“以勞養戒”的戒毒模式已經在雲南省和廣東惠州市推廣並獲得一定成效。其中,雲南省公安廳把吸毒者納入一套係統工程內進行戒毒:組織吸毒者在戒毒農場、林場、石場從事來料加工等生產勞動。廣東惠州市建立了自願戒毒、強製戒毒、勞教戒毒、長期戒毒(安置就業)融為一體的綜合戒毒模式。這種戒毒基地把吸毒者安置在就業區從事生產勞動,為他們提供一個穩定的長期戒毒環境。
“以勞養戒”的戒毒模式沒有因循傳統戒毒模式的強製和關押方式,而是通過調動戒毒者自身的積極性幫助他們同時完成戒毒、恢複身體健康、矯正心理這一係列任務。同時,在勞動過程中,戒毒者會學到一技之長,這就為他們重歸社會做好了準備,也從某種程度上鞏固了戒毒療效。此外,這種戒毒模式也為戒毒場所提供了充足的運作經費。
然而,這種戒毒模式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麵,雖然它沒再沿用傳統的強製戒毒模式,而相對靈活地通過組織戒毒者勞動,來使他們在勞動中漸漸擺脫毒癮,但這種模式仍然隻是關注一些表麵的指標,如勞動任務完成多少,而忽略了對戒毒者內心變化的追蹤考察,缺乏對戒毒者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輔導。因此,一些戒毒者可能隻是被動地做著交代的勞動任務,而心裏對毒品的渴望仍然強烈,有著一出勞動場所就再吸毒的傾向。另一方麵,建立這種戒毒場所往往耗費過高,同時,勞動康複場所很難找到既符合戒毒人員身體條件、技術水平又具有良好經濟效益的項目。
(三)雲南戴托普治療社區模式
雲南戴托普治療社區模式中的“戴托普”取自英文“DAYTOP”,意即“每天都最棒”。這種模式主要依靠的不是傳統戒毒模式中的藥物治療,而是強調培養戒毒者“人都是可以改變”的信念。在這種模式中,戒毒者聚居在一起,通過互相鼓勵、互相幫助來戒斷毒癮。在一般的戒毒場所裏,戒毒者的生活常常需要由專業的工作人員料理,而戴托普治療社區中,很多服務性的工作成為了戒毒者自己的份內職責。所有成員自入住社區起,從小事做起,然後根據其工作表現,逐級晉升,成為高一級的管理者。
這種戒毒模式有效地激發了戒毒者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幫助他們逐步恢複自尊、自信,培養了他們的責任心。這些都為戒毒者回歸正常社會做好了準備。
不過,雲南戴托普社區模式在以下方麵還需進一步改進:它的運作成本過高,可以容納的戒毒者數量極為有限。更重要的是,由於它過分依賴戒毒者的自覺性、缺乏必要的強製手段,而戒毒者往往很難有持續且強大的戒毒動力來抵製生理上對毒品的欲望,戒毒者常常會中途退出,使得戒毒成效難以為繼。
(四)“無毒社區”模式
已在內蒙古、雲南、廣西、湖南、貴州等地試行的“無毒社區”模式以城鄉小型社區(城市以街道、農村以鄉鎮)為單位,建立了覆蓋整個社區的禁毒管理機製和工作責任製,把禁毒責任分擔到社區內的各個單位與個人,通過分片包幹、“一對一”或“多對一”等方式對吸毒者進行幫教,並且將戒毒成果由小的社區逐步擴展到大的社區,從而逐級實現一縣、一市、一省的禁毒目標。
“無毒社區”模式有效調動了各級機關及個人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了全民參與,眾誌成城的優勢,是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戒毒之路。同時它具有目標明確、職責明晰的特點,這使得戒毒工作的每一點進步都清晰可見。
但是,應該看到,目前的“無毒社區”模式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首先,這種模式總體上還是由政府部門統籌管理,社會團體及其他民間力量沒有充分地參與進來。其次,這種模式單純強調行政責任而缺乏與之配合的激勵機製,沒有充分發掘戒毒者自身的心理潛能,沒有很好地激發戒毒者內在的戒毒動機,從而阻礙了戒毒成效的維持。最後,這種模式尚不能有效地運用於人口密集且流動量大的地區。
(五)“虎日”模式
“虎日”模式是雲南省寧蒗彝族自治縣開創的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戒毒模式。當地彝族頭人利用家族儀式幫助吸毒者戒毒:在彝族的“虎日”(彝族進行集體軍事行動的日子)舉行全家族的禁毒盟誓大會,從而依靠本民族的古老習俗及信仰儀式的力量來達到戒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