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性知識匱乏,青春期生理變化引發的尷尬 8孩子網戀了,這樣引導最有效
孩子形成網癮的原因不在於網絡本身,而是家庭教育偏頗導致的。
——佚名
尹忱是個上初二的女孩子,父母都在外地經商,平時工作很忙,便把她寄宿在了一個遠房親戚家,父母除了為了提供生活費之外,也不關心她的成長和精神生活。在親戚家沒有跟她年齡相仿的玩伴,因此,她放學後生活覺得很無聊。有一次,尹忱跟同班同學去網吧,從此迷戀上了網絡交友——藍煙灰,以此來打發無聊的課餘生活。
藍煙灰的出現讓尹忱找到了精神上的知音,兩人談的很投機,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使得本來對網絡有著一絲警戒心理的尹忱完全放鬆了警惕,不久兩人就確立了戀愛關係,尹忱的學習成績由此受到很大影響。
男友藍煙灰通過與尹忱的網上交流,得知尹忱家庭條件不錯,家裏很有錢,便動不動以各種理由向尹忱借錢,並承諾保證如數歸還。尹忱以為男友真的缺錢,每次都充滿同情心地多給他幾十塊錢。
交往了兩個月後,尹忱提出見麵,但男友始終不肯露麵,一個月後還從網上突然消失了。於是,尹忱每天在QQ上等,長時間上網,變得神情恍惚,目光呆滯,學習成績落到了班級第三十幾名,當月電話費陡增至千元之上,可是藍煙灰的QQ卻一直沒有亮,尹忱這時才警覺到自己上當受騙了……
如今,人際情感的淡漠愈來愈嚴重,網戀便成為人們聯絡感情、進行心靈慰藉的重要工具,但網戀畢竟是虛幻的,單從新聞媒體披露的因網絡而起的社會事件中不難看出,網絡使用者的年齡、層次極為複雜,因此被別有用心的人作為行邪作惡的工具。
對於幾乎毫無自製力、辨別是非能力不強的青少年來說,過多地接觸網絡以及網戀的危害性更大,這會使他們產生內向、孤僻的性格,做事情急躁、衝動,對網戀寄予厚望;網絡以感性的虛幻世界蒙蔽青少年的理性思維,使青少年無法經受現實生活的挫折、打擊。如果青少年沉迷於網戀而遭到打擊,勢必會影響他們的情緒j進而影響到他們的學習與生活中來。
奇怪的是他們寧願上網跟陌生人聊天也不願意跟父母訴說自己心中的苦惱。更讓父母尷尬的是,說網絡不好,孩子會認為你跟不上時尚;說聊天室太亂,孩子發覺你拿不出證據……
父母不尊重孩子,不照顧孩子的精神生活是孩子網戀和沉迷網絡的原因。每個孩子需要被理解、被傾聽,也許,熱鬧一陣之後,最終還是會歸於沉寂,但對網戀中的孩子,家長不必如臨大敵,應把它當做孩子成長的一個轉折點,用理解、理智、寬容、包容的方法來處理,從尊重孩子出發,以朋友的身份,跟孩子溝通。
幫助精神空虛的孩子走出網戀,讓孩子遠離網絡遊戲,父母應鼓勵孩子多與小夥伴去外麵踢球或者玩耍。家裏的電腦最好不要裝網絡遊戲,如果不是父母工作需要,家裏的電腦配置不要過高,以免孩子自己裝網絡遊戲玩。
如果網戀影響到了孩子的學習,家長要選擇恰當的時機,和孩子朋友似的交談。在交談中一定要把握好語言、方式,切忌傷害孩子稚嫩脆弱的情感,造成孩子逆反和抵觸心理,或者給孩子成長留下陰影。
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愛好。網戀與網癮是分不開的。凡是有網戀的孩子,都是網迷,精神世界空虛,沒什麼興趣愛好。因此,父母可通過讀書看報、唱歌跳舞、繪畫、種花草、家庭旅遊等活動,培養孩子多方麵的興趣愛好,充實孩子的精神世界。這樣的孩子,即使進入“網遊“網聊”,也不會沉迷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