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神秘的島與湖(2)(3 / 3)

巴拉城靠近赤道,早晨氣溫較低,空氣中水汽含量較少。此後,海麵溫度不斷升高,濕熱空氣不斷上升,在空中冷卻凝結成水珠,落下雨來。雨過天晴,空氣溫度降低,陽光繼續灼照。這樣不斷循環變化。使下雨的時間十分有規律。

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的土隆加貢地區,每天都要下兩場大雨,一次在下午2點鍾,另一次在下午5點半鍾,十分有規律。當地一些偏遠的山村小學沒有鍾,就以雨報時。下午的第一次雨是上課了,第二次雨是下課了。許多年來一直如此。

據說在我國浙江的一個村莊,每天下午5點半左右,必下一場大雨,而且僅在一個固定區域,區域之外,絲雨不滴,當地人都叫這為“奇雨”,至今也沒找出其原由。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前麵說過,有會報時的雨。說來有趣,世界上還有會報時的噴泉哩!

我國廣西東蘭縣有一口噴泉,它每日8時、12時、17時左右噴水,每次噴水時間長50~60分鍾。每當泉口噴出3米多高的渾濁大水柱時,便預兆大雨將來臨。下大雨時,噴泉噴水就沒有規律了。但雨停後,它又恢複原來的噴水時序了。

在南美洲烏拉圭內格羅湖畔,有一個更奇特的報時泉。它每天也噴射3次,早晨7時左右、中午12時左右、傍晚19時左右各一次,十分守時。這三次時間,正是當地居民早、中、晚用餐的時間,因此人們稱它為“三餐泉”。

6.香河

在非洲的安哥拉,有條勒尼達的奇特的小河,全長隻有6千米。可是,它以香氣撲鼻而聞名全球,在距香水河約5百米左右,人們都能隱約聞到一陣陣飄散而來的香味,離河越近,香味越濃。因此,人們稱它為“香河”,而它原來的勒尼達河名字幾乎被人遺忘了。

在我國,地形是呈西高東低狀,西部是“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東部是低矮的丘陵和平原,因而,我國大部分河流是由西向東流的。

然而在我國青海湖的東南部,就有一條從東向西流的“倒淌”的河,長約5千米。這條河有著眾多奇妙的傳說。

有的說,它是西海龍王的一根倒須變的;有的說,當年文成公主前往西藏經過此處,感動了河神,於是讓河水倒流。

在希臘北部,有一條“甜水河”。這條河名叫奧爾馬馬加河,全長約8萬多米,河水清澈,看上去與一般的河流沒什麼區別。有趣的是,它的水喝起來帶有濃美的甜味。據科學家對甜水河裏甜水進行化驗分析後認定:這甜水對人體無害,可供飲用。

玻利維亞的戈鬱泊湖,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常常閃耀著密密的星光,成了奇妙的發光湖。這是天上的星星輝映在湖水中的倒影嗎?然而人們仔細觀察發現,越是烏雲密布、四周一片漆黑,這種閃閃的光亮越是清晰。

巴哈馬群島有個“火湖”就更加奇特了。人們在湖上泛舟,船頭和船舷旁會噴出鮮豔的“火花”,真擔心這朵朵“火花”濺到木竹做的船上,會燃起大火。而在湖中,被槳聲驚動躍出水麵的魚兒,也是紅鱗閃閃。隨著船的劃過,船尾則拖著一條長長的火龍,遠看,仿佛整個湖水在燃燒,景觀越是壯觀,越令人憂心。

散巴爾湖位於印度重鎮齋普爾,湖的麵積280平方千米。這個湖泊既不是由於風景秀麗、也不是由於水產眾多而著名,而是由於湖水時甜時鹹的變化而名揚天下。

每年6月至9月,湖水清淡可口,略帶甜味,可是10月以後到次年5月,湖水卻翻了個大臉,變成了苦澀的鹹水,無法飲用。因此,湖畔的居民們根據不同的季節來利用湖水。

在每年10月至次年5月,人們用湖水來蒸餾,提取食鹽,據說每年平均可以從湖水中取得2000噸食鹽;而在6月到9月間,人們就將清淡帶甜味的湖水貯藏起來,以便需要時飲用。

在俄羅斯北部巴倫支海的基丁島上,有個水層結構十分奇異的湖泊。湖水可分五層:第一層是淡水,生活著眾多的魚類;第二層是微鹹的水,生活著水母、蝦、蟹等;第三層是鹹水,棲息著海葵、海星和海魚;第四層水呈紅色,生活著紫細菌等,第五層是生物屍體和泥土沉積物,含有硫化氫氣體。